如今一踏进小院,她大嫂就臭着脸,二嫂斜眼睨她:哟,小姑子,许久不上门了,是不是打哪儿发财了?
宋家村和朱家村同属一个生产大队,朱二嫂哪里不清楚朱茜红过的是什么日子呢,这句话不过是挖苦讽刺罢了。
朱茜红没搭理她,嘱咐俩孩子去堂屋玩,转头踏进了她爹娘的房间。
朱大嫂立刻扭头对女儿道:去,和你表弟妹们玩会子,问问家里近况。
朱二嫂转了转眼珠子,唤来儿子,娘俩一块猫在窗台底下偷听。
朱茜红不知自家嫂子的算计,进了房后,把竹签子的事儿说了。
一千根竹签子五毛钱,两千根一块钱,乍一听不多,但是朱茜红娘家人多,一家人两天就能削一千根,四天能挣一块钱,这活计有赚头。
朱二嫂当即激动地站起来说:娘!就让我家那口子干吧。
她和自家男人一天就能削五百根!再加上自家五个孩子能帮忙,一天下来一千根妥妥的。
老太太瞪她:你们二房难道不用下地?
朱二嫂不以为意,俩天就能挣一块,下地才有几个钱,这活儿要是能长期干,她们二房既能吃着家里的粮食,又能存私房钱,美得很哩。
老太太气得摇头,朱大嫂施施然进屋,冲老太太和小姑子笑道:娘,小姑难得回家一趟,我让兰花去买肉了,待会儿大家好好吃一顿,小姑子先领着孩子们去睡会儿吧。
对对对!小姑子指定累了,到我们二房歇下脚吧。
朱茜红看着判若俩人的嫂嫂们,心中感慨万千。
她落魄时,家里人看她百般冷眼,现下她不过介绍回来一个活计,嫂嫂们待她热情又贴切,朱茜红并没有昏了头脑,内心愈发感激柳暄红。
接下来的几日,柳暄红又去了趟县城,领回炉子和铝锅,并准备食材,头一次买卖,她只准备了香菇,白菜,木耳,豌豆和土豆片,笋子等蔬菜,至于肉,如今买肉还需要肉票,柳暄红手里没票,便去屠宰场,买了些不用票的肫肝、鸭肠、鸡心之类的鸭胗鸡胗和毛肚。
当晚,她开始熬汤底。
猪骨头和鸡骨架熬了一夜的香味飘逸,勾的人肚子馋虫直叫,宋家人一大早闻着味儿就醒了。
宋二嫂挤进厨房积极道:暄红啊,今天我帮你做饭吧。
柳暄红把汤倒进大大的饭罐,提着饭罐出去,临走笑道:谢谢二嫂。
宋二嫂黑了脸。
昨天她买食材回来的时候就和宋家人谈过,这些东西都是朱茜红的,她不过是个帮熬汤的打工人。
宋家人也不是见了肉就疯抢,随便她在厨房折腾,不过宋二嫂没想到她那默默无闻的小妯娌,能熬一手香飘四溢的好汤呀。
早知道无论如何都得把她拦下,舀两勺尝两口。
宋二嫂悔得直跺脚。
柳暄红才不管她,她提前蒸好了玉米面馍,炒了几根腌过的鸭胗鸡心,夹在馍馍里吃。
温热的玉米面馍,配上炒的咸香辣味的鸭胗鸡心,宋家仨孩子觉得,这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早饭了,同时,他们也对他娘要卖吃食的事儿,更有信心了。
一家人背着炉子锅和饭罐食材,找了村里的二大爷拉一家人去县城。
柳暄红不是不知道小推车的方便,但是现在一个自行车就要两百,如果是手推车,她要天天推几公里去县城,脚都要废了。
柳暄红打算如果生意做的好,她就在县里租间院子,以后不需要天天大老远往返宋家村。
毛纺织厂前的空地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卖早点和糖葫芦的小摊都回来了,宋小果眼巴巴地盯着,不肯挪动一步。
柳暄红随他去。
正在门口咬着包子的少年看到老大,满脸笑容大喊:老大,老大的娘,你们快来,我们特意给老大的娘留出了一个好位置呢。
就在门侧最近的边儿上!保准厂里工人一出门就能看到老大的娘的摊子。
柳暄红听着他这一长串称呼牙酸,瞪了宋致远一眼。
宋致远没反应,闷着头把东西放下,道:干得不错。
少年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柳暄红很怀疑,宋致远是怎么收服这帮小子的。
上次回家她也没来得及问。
对面居民楼的大娘瞧见柳暄红,急忙过来套近乎,感慨前阵子多亏了她,厂里领导把少年们狠狠削了一顿,也不准他们再生事儿了,几个少年们全被扔进厂里劳改。
大家又可以在厂子门前摆摊了。
摆摊的地方多一个摊子,就是增加了一个敌人,摊主们看少年鞍前马后的,原本以为自己是遇上了有背景的劲敌,没想到大娘一上来就拉着人说话,再一打听,这位就是当初勇敢对抗少年们的女人,摊主们不排斥了,热心地帮忙,好奇她要卖什么吃食。
等摊主们得知她要卖一毛钱的菜串,三毛的肉串,摊主们第一反应:完了,要亏。
亏钱不打紧,就是她亏了,不在这摆摊,他们还能继续吗?
摊主表示很忧心。
第8章 糖葫芦
鲜汤烧沸,咕噜咕噜地翻滚着,当奶白汤底和红油卤汁弥漫开肉味浓香时,一瞬间俘获了在场所有人的视线。
小摊主们看着女人往分隔成两边的铝锅里放了几串菜和肉串,当鲜嫩的小白菜恰到好处地被捞出,蘸上一碟不知用什么调料制作的色泽鲜亮的蘸料,一股诱人的香味散发开来,众人狠狠吞了口口水。
这串串香,真是名副其实,味儿真香啊!
柳暄红先自己尝了一口,白菜浸染了汤底的鲜甜,轻轻一咬,花椒面和芝麻、盐等调制而成而成的酱汁顺着白菜流淌,在口腔炸开,鲜、咸、香、辣!
能成!
柳暄红又放了一些串串进去,她们来的时间不早不晚,过一刻钟,厂子里的工人就要下班午休。
串串香能够在大小城市兴起,除了本身美味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方便!
它和麻辣烫不同,客人们只需来到摊前,选好菜品,摊主烫熟后,就能举着串串边走边吃。
柳暄红提前煮好,一是因为她新开张,品种挺少,二是卡着时间点煮好后,工人们挑好就能直接给钱走人,不用挤着小摊,大大增强流动性。
这回,柳暄红让宋致远和宋秋还有那位少年也各尝了两串。
宋致远舒服地眯眯眼,没想到他娘真有一手,这串串香最适合他们这群贪玩爱鲜的少年们,想想要是走街串巷的时候,手中拿着几捆串串香,边走边吃,香味诱、人,能瞬间成为整条街最亮的崽。
果不其然,少年三五下吃完两串,立时掏出了钱包,豪气大喊:老大的娘!我再要十串!
摊主们怂着鼻子,交头接耳:真那么好吃?不会是骗人的吧。
那当然,那小子就是和她们一块的呀。
一串白菜卖一毛,一毛钱我能买半个白菜哩,女娃想钱想疯了。
这玩意儿不顶饱,明摆着是要吃冤大头,谁那么傻会吃?
害,我就想买串尝尝味儿。
卖糖葫芦的年轻人挠挠头。
他是刚下城回家的知青,家里养得起他一个吃白饭的,不过他闲的无聊,跑出来干点小买卖,挣个零花。
尽管方才众人把柳暄红的串串香从味道到价格扁的一文不值,然而大家毕竟也是做吃食买卖的,是半个同行,瞧闻着卤汁的味儿就晓得,里面少不了鸡骨头猪骨头等肉骨头熬制,再一看那一碟子丰富的蘸料,味儿绝对错不了。
我可没那闲钱糟蹋。
摊主们摆摆手,可是他们的眼睛,忍不住瞅着香味四溢的串串香,眼巴巴地,跟小孩馋糖葫芦似的。
年轻人笑了笑,举着糖葫芦串来到柳暄红面前,朗声道:同志,麻烦给我来一串白菜和鸡心。
他方瞧好了,那买了十串的少年,其中有五串就是鸡心,瞧他斯哈斯哈地吃着,年轻人也不自觉分泌口水。
好嘞。
柳暄红麻利地取出两串食材,涮涮烫熟,迅速蘸上酱料,交到年轻人手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