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要守岁,但是家里三个小家伙到底年纪小,吃吃喝喝玩乐一番后,就已然困的睁不开眼了。
自从张之夏出嫁后,都是张宏丰和何永梅两个人单独过年,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这会见孩子们都困了,便一拍板让他们都去睡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年初一,都要起五更天不亮就起床,虽说是起的早,但不用人喊热热闹闹的鞭炮声就把人吵醒了。
张之夏眼含笑意的看着在炕上爬来爬去的两个小家伙,道:安安康康,新年快乐。
安安听到后爬到张之夏怀里,笑的极甜,妈妈,新年快乐!
康康:妈妈,新年快乐~
张之夏稀罕的戳了戳他们脸上的小酒窝,从枕头底摸出两个红包给他们,喏,你们的新年红包。
两人瞬时开心的在床上蹦跶了好久,过了好一会儿,两小人又把红包塞到了她的手里,妈妈也有红包~
张之夏顿时窝心得狠,对着他们狠狠的亲了一口,给他们穿上崭新的大红色袄子新衣,看着安安康康眉眼如画,像极了观音菩萨座下的两个小仙童,忍不住对他们又啵了一口。
两个小家伙被连亲两次害羞极了,窝在张之夏怀里咯咯咯直笑,三人又在屋里闹了好一会,才出去。
一到堂屋,就见何永梅和张宏丰就坐在主位上。安安康康像个小炮弹似的冲过去,嘴里不停的说着张之夏刚教他们的一些吉祥话。
逗的两老合不拢嘴嘴都咧到天上了,分别塞给了他们两个大大的红包。
张之夏见他们说完吉祥话后,也说了一长溜,说完后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何永梅张宏丰对视一眼乐了,直接给她两个,有有有,今个都有。
我女婿的你也给收着吧。
张之夏笑的极为开心重重点头。
吃了热乎乎的饺子后,就要出去挨家挨户的去拜年了。
何叶不愿带着糖糖出去,想呆在家里,张之夏痛快点头,她本身就带了安安康康,多了看不住。
而且,难免有人会问东问西的。
张之夏先是去了三大爷家拜年,一到那,几乎人人都给了安安康康红包,两人身上全部被塞满了花生瓜子糖果。
随后跟着他们挨家挨户的拜,村里人知道李风去当兵了,对张之夏也是分外好,不停的给安安康康塞东西。
早上拜完年后,下午张爱国就带着扑克牌过来了,热情道:姐,这年过完了,咱们什么时候开工!
张之夏眼角抽了抽,不急,等初五咱们去县上准备准备,初八开张。
作者有话说:
那首诗是引用王安石的元日
第36章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往年李风跟张之夏都会早早的过来张家,但今年张之夏直接在这过了,何叶自从结婚后,就跟娘家撕破脸皮了,婚后的大年初二都是在张家过。
正好天冷,他们也不出去串门,就窝在家里吃着张之夏做的小食,打着扑克牌,小日子惬意的很。
大年初三正是四处走亲戚的日子,因着张宏丰跟何永梅两人都是独生子女,且父母早些年都已经不在了,他们也没什么亲戚要走。
直到日上三竿,太阳晒屁股时,他们才悠哉悠哉的从床上起来。
何永梅一边喝粥,一边道:囡囡,咱们今个一起去县里转转吧,提早筹备下你的小吃店,我记得年前去看的时候里面啥都没有,就是个空铺子。
行啊,那咱们吃完饭就去,顺便逛庙会。
张之夏笑着点头,把剥好的煮鸡蛋放到安安康康的碗里。
年前她也只是找人,把店铺里简单的清理了下,墙面粉刷了下。
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油盐酱醋那一类的都还没买。
的确得早些做准备,要是都等到初五初六那两天置办,时间肯定不够,因为还得提前一天买菜,熬汤布置场景,总之开一个小吃店琐碎的很。
之前听店里装粉刷墙的工人说,年初五之前县上老城隍庙那一片,每天都会举办庙会,他们今天可以先去逛逛庙会,然后在开始慢慢置办东西。
旁边正在埋头吃饭的两大三小,听见要去县上还要逛庙会。
三口并做两口的快速吃完早饭,就去屋里收拾东西。
一行人推着自行车,上面放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就高高兴兴的去了县城。
进了县城都被惊到了,街头巷尾张灯结彩,路两边摆了各色各样的小摊,路上行人摩肩接踵,到处都充斥着节日的喜庆,好不热闹。
这时候国营厂的各项福利还特别好,不像后世那样濒临倒闭半死不活的状态,都是过了大年初五才开工,像那种供销社副食品店,年初二就早早的开张了,因为过年正是最赚钱的时候。
初五之前平时难得休息的工人,走完亲戚后,都会拖家带口在街上溜达,时不时会停下给小孩子买些零嘴吃食,街上满是欢声笑语。
张宏丰看着时不时停下来给孩子买东西的行人,一阵感慨。
囡囡,我觉得咱们的牛轧糖和蒸鸡蛋糕生意,还是应该再摆两天。
张之夏笑着道,家家户户的糖几乎都在年前买过了,这时候小孩子兜里最不缺的就是糖。
安安正趴在张之夏怀里,目不转睛的盯着不远处的杂耍,听见有人要糖,从口袋里摸出一颗递给张之夏,眼睛亮亮的:妈妈,给你糖!
囡囡说得对,我看你真是掉钱眼里了,何永梅摇了摇头。
张之夏接过安安手里的糖,啵了她一口,心情极好,咱们还是先把手里的东西放店里,去看庙会吧,看完后再去添置东西。
张宏丰:庙会!逛庙会好,那咱们快走吧!
一行人刚到兴华街那边,就发现这条街跟年前有些明显不同,离他们铺子没多远的距离,有三间大门面房正在大刀阔斧的搞装修。
囡囡,还真是被你说准了,这年还没过完,就有人出来做生意了!
张宏丰瞪大了眼睛,把自行车停在门口,急匆匆往那走去,你们先进去,我过去打听打听看他们是干什么的。
何永梅看到有人在装修后,松了一口气,有人开店铺就行,有了陪衬至少不会显得他们小吃店太突兀。
片刻后,不由得又在心里自豪了起来,她家囡囡可真有眼光。
从门面房进去里面之后,入目的便是三间住房,一个宽敞明亮的厨房。
张之给何永梅安排房间时,她道:囡囡,还是你带着安安康康住这间大的,叶叶住另外一间,剩余的一间留给爱国,我和你爸回家住就行。
何叶听到后,急忙说:何姨,你住着我带着糖糖在附近找找就行。
何永梅缓缓道,你们这以后开饭馆了,平时吃的喝的不都得要粮食吗,有叶叶爱国在,你这也不缺人手。
我和你爸在这也没用,还不如回家给你们种些粮食蔬菜送过来,比去市场上买的便宜多了,更何况咱们村子离县城也不远,骑着自行车很方便来回跑一趟也就一个小时左右。
张之夏听了他们的对话,忍不住的笑了出声,看着自家老母亲。
别说了,我知道您是因为住房不够,其实我这还有一间铺子,就在旁边,那个铺子后边也有院子有两间住房。
何叶何永梅都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的看着她。
你们真以为我那牛轧糖方子是贱卖的吗,好了,都别张着嘴了,快去收拾屋子吧,我让爱国住另一个院子。
他们刚把自行车上的一些东西给放好,张宏丰也乐颠乐颠的回来了。
囡囡,放心吧,打听过了,那家正在装修的店他们开的是裁缝铺,专门做衣裳的,跟咱们的小吃店不冲突。
裁缝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