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梅看着她享受的表情,十分受用,这不是清明快到了吗。
这么快就到清明了啊,时间过得可真快,也快到安安康康的生日了。
清明节前的艾草最是鲜嫩,他们这每年清明前家家户户都会采摘一些用来做青团吃,做法也是很简单。
艾草焯水后捣成汁过滤一下残渣,加入糯米粉揉成面团,切成小剂子里面包上各种馅料,压成厚厚的圆形饼放在叶子上,水开上锅蒸二十分钟就成了。
她也会做,但就是没有她妈手艺好,不过这艾草在乡下是随处可见,一薅一大把,在县城可是很难找的很。
您这在哪弄来的艾草?
何永梅点点她的头,无奈道:爱国现在不是在隔壁菜店里干活吗,他今一早来送菜的时候带过来的。
张之夏了然点头,嘿嘿一笑,这不是才醒,还有点泛迷糊。
何永梅顿了顿,问出了纠缠她好几天的问题,囡囡啊,这爱国以后是不是就专心在菜店干,不来小吃店了。
不是,他最多也就在那呆俩月。
咱们张家村菜店不是打出了名声嘛,这几天县里的各个国营饭店,工厂食堂的人都跑去大量订货,张支书他们几个吃不消应付不来。
就把爱国叫了过去,等这阵过去他们熟悉上手了,他就会回来了。
爱国在咱这也就是管进货的,现在咱们小吃店的菜都由张家村菜店供应,肉类的也都是由云姐她男人把关,他每天呆在这跑堂的确是有点大材小用,还不如让他在外面多跑跑。
何永梅听见这话后松了口气,她还以为爱国以后都不来了呢,那咱们店里现在人手是不是有些不够?
嗯。张之夏又拿起一个青团,美滋滋的吃着,我打算再招两个人,反正我是不会再让你们当跑堂了。
何永梅点头,想起她端青团来的原由,眼睛发亮的看着张之夏,囡囡,你觉得,我这青团做的怎么样?
张之夏细嚼慢咽吃完手里这个,又拿起一个青团细细看了起来,外观上油绿如玉,圆润可爱,肥而不腴,闻着也是清香扑鼻,沁人心脾。
然后咬了一口,青团皮绵软有韧劲,Q弹不黏牙,细细一品香甜的豆沙跟艾草独有的清香混在一起,甜而不腻,香糯可口,堪称人间美味。
何永梅听她这样一本正经的夸赞,笑的合不拢嘴,你说我多做些青团放咱们小吃店卖咋样,能卖的出去吗?
张之夏咬了口手里的青团,一脸满足,可以啊,怎么会卖不出去,您做的青团的可是一绝,让人欲罢不能,停不下来,这都是我吃的第三个了!
这城里连根草都没有,咱们这每年又有吃青团的习俗,想要吃青团只能买,您手艺又这么好,肯定能大卖。
何永梅一时不察她竟然吃了三个,皱了皱眉,把青团盘子往自己这边一拢,这青团虽是好吃,但是吃多了难消化,容易胀气,你可不能再吃了。
知道啦!张之夏弯起眼睛,就算你想让我吃,我也吃不下了。
不过,既然要卖的话,就得多准备几种口味,那样肯定会卖的更好。
何永梅:那加些什么好,我就只包过这一种豆沙馅的?
白糖黑芝麻,花生碎,枣泥,紫薯,咸口的也可以来上一些。
何永梅思考了下,点头,那一会你调馅咱们包着试试,今早爱国送来艾草还有不少呢,咱们也吃不完,不如把那些全做了,中午看看卖的咋样。
张之夏喝了口粥,行啊。
说干就干,张之夏快速吃完早饭,调着各种口味的馅料,何永梅制作面团,这两样弄好后大家一起包。
赶在小吃店开门前,就蒸了满满两大蒸笼,有五种口味的青团。
张之夏在调馅的时候,看着墙角堆放的大捆大捆新鲜又水灵的小青菜。
突然间就福至心灵,想到接下来两天小吃店该卖什么了,前一阵忙着菜店的事,也没功夫研究新品。
每天供应的都是羊杂汤,灌汤包,春卷,大骨汤这一类的,刚开始吃还好,日子一长就稍显寡淡了。
现在正值春日,微风不燥,天气也好,各种青菜也都多了起来。
可不就是吃串串香的好时节嘛。
正好也补上了她前一阵说的,后面会做串串香,也算是有始有终吧。
至于签子问题也不用担心,之前陈老木匠徒弟来送签的时候,她那时候想着后边还会做,就让他们继续削来着。
虽说数量稍微有点庞大,但是都这么久过去了,这会应该是全部都削好了吧,今天下午可以骑车去那看看。
中午一开门,现在来张记吃饭的人,也几乎都稳定下来了,以百货大楼化工厂的人居多,都是县里的大产业。
他们看着色泽饱满,翠绿好看圆润可爱的青团,一听有五种口味。
也不纠结几乎人均全要了,打算带回家跟家里人一块品尝,虽说是打包带回去,但总要自己先尝尝鲜不是。
从中挑出一个吃了起来,有的吃到豆沙馅,有的吃到白糖芝麻,有的吃到枣泥,有的吃到紫薯,吃了后都啧啧称奇,跟他们往年吃的青团都不一样,没有苦涩味只有清新的香甜味。
许多人都问能不能定制,打算买些走亲戚用,这可把何永梅高兴坏了。
来晚没买到的人都在遗憾,一直在念叨,明天要多做点,直到听见这青团会一直提供到清明结束才乐意走。
许多老顾客临走时不禁发问,这咱们什么时候出新品。
张之夏俏皮的回道:串串香。
众人不由得想起前些时候,那麻辣鲜香又刺激味道,都激动起来了不自觉的巴巴嘴,恨不得能立马到明天。
营业过后,张之夏就蹬着三轮车去了杏花巷子那拉竹签。
到那杏花巷子后,陈老木匠乐呵呵的给她装着车:我还以为你不想要了呢。
张之夏把钱递过去,哪会不要,就是这段时间有点忙。
回去后,张之夏就开始热火朝天的炒起了火锅底料,曹茹云是极其喜欢吃辣的人,也不觉着这味呛鼻熏眼睛,反而盯着锅里的红油双眼闪闪发光。
第56章 串串香
张之夏余光瞥见曹茹云双眼发亮发光的看着,这一大锅半成品的底料。
她竟然一点都不觉得这味呛眼刺鼻,果断的把手里的大铁勺塞给她,云姐,你来搅拌,我负责加香料。
曹茹云看着手里的大勺,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夏夏,你你这是干啥,我啥都不会啊,还是你来吧?
张之夏吸吸鼻子,没事没事,你只需顺着搅就行,快拿着吧,要不一会就糊锅底了,这锅料可就废了。
曹茹云一听这,匆忙上手,一边搅一边道,夏夏,你看我这样行不行,要要不还是你来吧!
行,很好,就是这样搅的!
张之夏在一旁美滋滋的倒料,也不怕她偷学,毕竟这火锅底料又不是随便拿锅铲搅几下就行,最重要的是各种香料的配比下锅时间和火候。
这次煮火锅底料,院里除了何叶在一旁打下手,曹茹云自发的在外面看着,何永梅跟张宏丰一早就关好门窗,领着几个孩子在厨房躲着了。
进去之后老两口也没闲着,因为厨房里有水管和洗菜池,就在那洗菜穿串,准备着一会吃串串香的食材。
随着香料一样一样的加入,专属火锅底料浓烈霸道又麻又辣的香味从张家小院悠悠的飘了出去。
这味道引得周围路过的行人,驻足停留四处观望,仔细嗅着是哪传出来的香味,常年在这边做工的人暗自狂喜,这张记终于又做前一阵吃的麻辣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