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着车停在卫氏商行门口,虎子看着鸡和猪,安康进去和徐立说话。
一进店铺,安康震惊了。心里道,徐哥可真是个奸商。
一个个海螺被放在红色绸布上,旁边用木头牌子标着价。一个奇形怪状的大海螺作价一两银子,普通大海螺作价七百文,按个头分,最小的也要作价一百文。
在海螺的货架旁,还写了个大大的牌子:海石。
还给海螺取名呢。
十文钱一大箱收来的海螺,转手竟价值几百两。这生意可真是一本万利。
店里排队买海石的人可不少,瞧着他们一副狂热的样子。安康在心里咋舌,北方的有钱人可真不少。
徐立站在店里,笑容满面地看着热闹的厅堂。
他轻轻扇动他的折扇,心情格外地好。他吩咐一旁的老蔡道,赶紧的,车队再去南方弄些海石回来。
瞧见安康,徐立立马迎了上去,大少爷。
徐哥,我和虎子回农场去。你跟我们一起走不?
徐立道,今早才开的店,我有些不放心,过两日我再去拜会老爷子,老太太。
安康和徐立道别,出了店门,奔着虎子去了。
三头猪被栓在牛车边上。来来回回路过的人都在瞧热闹。稀奇了,还有人栓猪。
虎子红着脸,坐在牛车上,让来往的人看得不好意思。
等安康上了牛车,虎子立马抽了下牛屁股,吃了痛的牛立马挪动步子。
虎子,赶慢点,猪跟不上!安康一回头,就瞧见栓猪的绳子拉得笔直,猪被拽着跑。
哈哈哈。路边看热闹的人一阵哄笑。
虎子瞧了一眼后面,只好让牛放慢速度。他小声对安康道,少爷,人家笑话咱们栓猪呢。
笑话就笑话呗,谁想下去撵着猪走?甭管他们。
一路赶车,一路回头看猪,两人生怕把猪给勒死。
慢悠悠地走到了孙家屯,虎子熟门熟路地把牛车赶到孙大爷家院门口。
孙大爷正蹲在院子的树荫下抽旱烟,听见动静,起身准备出来看看。
孙大爷,孙大爷。孙大爷未走到院子门口,听见安康和虎子在叫人。
是安营长吧。孙大娘在屋里听见动静了,立马走了出来。
是我,孙大娘。安康探身进院子,冲孙大爷笑笑,孙大爷,给碗水喝不?
水管够,水管够。孙大爷连忙迎上去,瞧着安康和虎子满天大汗,问道,刚从城里回来?快到树荫下凉快凉快。
可不是么。一大早就出发了。车后栓着猪,赶不快,日头到这了,才走到孙家屯。虎子蹲在树荫底下,一口气喝完了一碗水。
正好,在我家吃,孙大娘给你们炒鸡蛋吃。孙大娘笑眯眯道。
主仆二人歇了歇,吃了午饭,带着孙大娘,孙小慧和孙大娘家的两个儿媳妇儿回了农场,这些人就是孙大娘叫来帮忙做事的。
宋石头、金小三瞧见一车的东西和人,立马过来接车。
买来的三头大肥猪赶进一个单独的猪圈里,鱼搬进屋里阴凉处养着,鸡笼放在树荫下。
来这之前,孙大娘已经敲打过孙小慧。小慧哭着答应,绝对不胡思乱想。孙大娘也和两个儿媳妇儿打了招呼,让她们看好孙小慧。
她带小慧来农场心里也是有些算计的。虽说粮食营里都是残疾兵,可残疾也分轻重。像金小三那种瞎了一只眼的,一点都不妨碍。更何况,人家可都是认字的,说出去也让人高看一等。
搬完了东西,孙大娘领着家里的女眷去给安老太太和安老爷子请安。
这就是你那个大孙女?安老太太笑的一脸和气,长得可真俊。
小慧红着脸,小声道,谢谢老夫人夸奖。
徐立赶在第三天回了农场,他带了不少贺礼。
刚到了农场,小夏瞧见几个妇人在晒菜。不由奇怪道,农场哪来的这些女人?
徐立掀开马车帘,探头一看,一眼就看到袖子挽到胳膊处的小慧。
一双小胳膊嫩白,晃眼的很。
马车停在房屋门口,徐立下了车。他盯着小慧又瞧了两眼,直到小慧娘察觉,上前挡在小慧面前。
徐立立马意识到自己莽撞了,忙赔礼道歉,这位姑娘瞧着眼熟,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小慧偷偷笑了一下,说道,娘,上次我走路崴了脚,就是这位公子送我回家的。
小慧娘立马不好意思道,谢谢公子,您可真是大好人。差点把好心公子当成流氓了。
姑娘脚好了吗?徐立关切地问道。
小慧心里美得很,道,能走路了,就是还有些疼。我娘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我这还得八十天才能好呢。
徐立笑笑,便没再说话,转身进了屋。
小慧二婶在一旁问道,小慧,这人是谁?
他呀,他是一个掌柜的。听说给安营长家管铺子。这是上次海城哥打听来告诉她的。
小慧娘和小慧二婶对视一眼,原来这就是婆婆说的徐掌柜!
得了空闲,安康抽空洗了头。他偎在安老太太的身边,安老太太拿了布替他擦拭头发,拿了梳子,将头发一缕一缕疏通。
呜呜呜远方传来急促的号角声。
安康突然跳起,大声喝道,集合。粮食营里所有人紧张起来。
他奔进屋子找到徐立,快速交代几句,徐哥,你快带着我爷爷奶奶走,去城里。现在,快走!
康儿。安老太太追过来,什么事?
奶奶,打仗了!你先跟着徐哥走,等打完仗我去看你。
看着孙子脸上的严肃,老太太抖着手摸摸安康的手,颤着声音道,奶奶不给你添乱,奶奶这就走。奶奶在城里等你。
第92章 李将军阵亡
安老太太和安老爷子赶紧拿了两身衣裳,跟着徐立去城里。
路过孙家屯,将孙大娘一家放下。
孙大爷奇怪道,不是说后天老夫人过寿宴要忙吗?怎么今天回来了?不去帮忙了?
那边打仗了。孙大娘后怕道,听着意思,好像打的挺厉害。安营长立马就送老夫人和老爷子去城里。咱们也就回来了。
送走了孙大娘一行人,安老太太颓然地倚着车厢壁上,满脸担忧。
安老太爷心疼安康,也心疼老伴,老太婆,安康说了,他们粮食营在后方,打仗波及不到他们。你就放宽心吧。
徐立跟着劝道,是啊,老夫人。这种情况,我在这遇见过一回,毛子们时不时地就会过来打一次。
安老太太按按胸口,重重地叹了口气,只要康儿没事就好。
那么急促的号角声是什么意思,军营里的人都知道,代表敌军强势来袭。
安康等人不知道前面是个什么情况,紧急集合后,坐着牛车往军营里赶。
军营里的气氛很紧张,所有士兵都严阵以待。
到了粮食营在军中的驻地,安康派虎子去打探消息。
虎子四处打探,听了消息,心里凉了半截。
少爷,少爷,毛子十万大军打过来了。
虎子这话一出,粮食营的人愣了片刻。
金小三咽了咽口水道,毛子十万人,咱们八万人。这怎么打?
怎么打?只能拼了呗。孙五郎坐在轮椅上,手里也握着一杆qiang。
安康现在有些怕,还有些可惜,农场里的猪还没长大,鸡还没舍得吃,可不能便宜毛子了。
城墙上,李淮远将军身披银甲,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逼近的敌军。
城墙下宋振威领着人正在与毛子军队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