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长青一生都搭在了神恩上,前半辈子为了自己的姐姐和外甥,后半辈子为了自己的徒弟和国家。
“陛下,本宫想去为国公守灵十日,还请您批準。”
这是神息第四次来求姜远了,姜远一直没有同意就是因为,文帝死后神息的身体就一日不如一日。
现在季长青去世,神息在这世上唯一的血亲也没有了,如果再让她去季长青的灵前跪上十日守灵只怕这后果不堪设想。
“皇姐,你身体现在如此虚弱如何能去给国公守灵?你想想哥哥,想想国公,若是他们看见你这幅样子该有多难过?”
这话是当初吴琛用来劝他的,现在他也用来劝神息了。
“你们总是拿这样的话来搪塞本宫,阿远,那是本宫的舅舅,本宫唯一的舅舅,哪怕十日,你都不允準吗?”
“皇姐,我答应过哥哥要照顾好你,你现在这样让我如何跟哥哥交代?”
姜远很为难,文帝生前嘱咐过他许多事,无一例外他都上了心,但是神息的身体眼见着一日不如一日,姜远也是十分的着急。
第三十七章姜远的经历3
“你现在不让本宫去,等将来本宫下了地一定会和阿英好好说说你。”
最终,姜远还是同意了,但守灵的时间由十日降为了五日。
丧仪结束之后姜远很久都没能从季长青逝世的现实中走出来。
原本该送去季长青那里的奏折全数送回了姜远的勤政殿,连官员的分布也一并送过来了。
姜远整理完这些才知道,季长青每日是有多累,姜远这些折子还只是季长青的一半,季长青那里的是经过筛选才呈上来的。
那些废话,閑言,无用的折子统统都被季长青给刷了下来,只留下了重要的和难以抉择的呈给了姜远。
与文帝在世时季长青做的别无二样,可以说季长青看姜远就如同看待文帝一样。
“季长青走了之后,你身边能信任的人是不是就只有叶眠了?”
“还有齐思明,你应该知道的,齐思明是神恩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
提起齐思明姜远的脸上满是赞赏,可以看的出他很欣赏齐思明这个人。
“所以,他们是第三个和第四个是吗?”
据沈英所知,叶眠和齐思明都是走在武帝的前面,不同的是,齐思明是战死而叶眠是受了重伤之后上交了兵符隐退了。
“是,季长青去世之后我便开始着手攻打周边的国家,我想要统一版图,这是文帝在世时最大的期望,也是我必经的历史。”
“你三十六岁开始远征,只用了二十八年就做到了。”
沈英的心里十分震撼,如果姜远所处的真的是历史,那他所做的一切有多麽困难沈英无法想象。
“如果没有文帝打下的基础我不会这麽轻易就能统一了版图。”姜远看见了沈英眼里的震撼,他抿了抿唇继续道:“文帝在世的财政税收积年累月你知道那时的神恩富成什麽样吗?”
沈英摇了摇头。
姜远说道:“自我出征之日算起,那二十八年内神恩的财政在支持我远征军饷的前提下仍旧能够每年盈余,这样庞大的数字,是文帝在世时积年累月之下才有的。”
姜远没有说具体的数字但是沈英光听他的描述就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文帝仅在位十六年就能拥有这样的政绩,也不怪姜远说全靠文帝留下来的底子。
“那后来呢?你开始出征那年。”
“我出征那年都是一帆风顺,接连攻下了燕,魏,宸三国。”姜远说完停顿了一下,叹了一口气才继续道:“直到熙景二十七年,齐思明战死......”
齐思明死于熙景二十七年,在攻打安国的时候战死,死讯传来的那一天,姜远刚与叶眠攻下了燕国国都,正準备设宴庆贺。
“陛下,不好了,安国前线传来的军报,齐将军......”
殿外飞奔而来的士兵手上拿着的是染满鲜血的战报,他口中支支吾吾,不敢说出接下来的话。
姜远伸手躲过了士兵手上的战报,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一行字。
“安国已经拿下,齐将军于攻下安国当日战死。”
简单的一行字让姜远看了顿觉头晕目眩,战死那两个字清晰的让姜远难以忽视。
叶眠站在姜远的身后看清了战报上的叙述,他默默的摘下了头上头盔眼睛里也有一层渐渐涌起的水雾。
“齐将军是怎麽死的?”
姜远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他看向跪在他面前的士兵一字一句的问道:“你给朕,清清楚楚的说出来。”
“回禀陛下,齐将军战死前一天就受了箭伤,他怕耽误战况就一直未与军医说明,到第二日齐将军攻下安国国都倒下时我们才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