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很清楚,村中消息阻塞,若有最新动向,想必都是来源于顾叔叔。
“嗯。”
林清和肯定地点头,给了幼崽一枚定心丸。
事实上,无需他人传信,林清和亦能推测出来。事情过了这麽久,府中再为老王爷的事伤神,此刻也该反应过来了。世子安危同样重要,更何况,王妃还在呢,终归是亲儿子,她总不会不管不问罢?
小长陵得了确切消息,很快喜笑颜开,面上愁容一扫而空。
星星亦跟着恢複过来,小腿重新蹬得欢快。
解决完所有饭菜后,他看向哥哥的瓷碗,指着碗里剩下的小半碗米饭,煞有其事地叹道:“随知,盘、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话落,幼崽长长地叹了口气,看着忧愁极了。
戚长陵闻言,当即羞红了脸,尔后埋下头去,一言不发地吃光了剩下的米饭。
待哥哥擡头,望见空空如也的瓷碗,星星满意了。
“哥哥,棒棒哒!”
林清和在一旁憋着笑,看得乐不可支,险些噎着。
其后过了两日,果然不出所料,平南王府的人终于到了。
那是一个难得的晴日,天公作美,风清云净。两幼崽在外溜了一圈,回来后又捏起了泥人。
“哎哟我的世子啊,您真是受委屈了呀!”
一行人还未走近,便有一婆子越衆而出,率先迎上来,抱着戚长陵便是一顿哭嚎,面上关切不似作僞。
“赵嬷嬷?您怎麽来了?母妃呢?她还好麽?”
来人竟是母妃身边最为倚重的赵嬷嬷,戚长陵登时喜出望外,以为母妃亦跟着来了。他越过嬷嬷宽厚的肩膀,向后张望。
“我的小主子哎,您是不知晓,府中现下乱得很呢。自从接到您失蹤的消息,王妃便病倒了,后来收到四皇子的传信,得知您被找到,她才缓过一阵。”
赵嬷嬷一把鼻涕一把泪,搂着自小养到大的小主子泣不成声。
“我都找到了,府里为何还乱着?”
戚长陵拍着嬷嬷的背稍加安慰,闻言有些茫然。对了,祖父呢?祖父先回去了麽?
赵嬷嬷抽泣的动作一顿,看样子,小主子还不知道老王爷的失蹤?
她掏出帕子拭去眼泪,破涕而笑:“瞧我,真是人老忘性大。遇见小主子,高兴得什麽都记不得了,府里啊,这会都盼着您回去呢,咱们快收拾收拾,动身回京吧。”
她避去隐情不谈,戚长陵虽觉不对劲,可到底归家的念头占了上风,便不再细究。
及至后边侍卫赶来,赵嬷嬷也收拾好面容。这时,她才看清小主子满手的污泥,以及自己那惨不忍睹的靛青色对襟坎肩。
赵嬷嬷面上笑容一僵:“我的小祖宗哎,您怎麽玩起这等污秽之物?”
她重新取出干净的帕子,顾不上自己一身淤泥,忙去擦拭世子双手。
星星好奇地看着眼前一幕,戚长陵察觉到他的注视,忙去拍嬷嬷手臂。
“嬷嬷快将我放下,别人见了要笑话的。”
“谁敢笑话您?看嬷嬷不撕了他!”
赵嬷嬷虽不以为然,还是依言放下了小主子。随后她张罗着侍卫打水,自己则捧着戚长陵的双手念叨个不停。
星星惊异地看着这个雷厉风行的嬷嬷,眼中充满敬畏。好、好能说呀,比星星,还能说!
赵嬷嬷仿佛才意识到还有一个孩子,见对方目不转睛地看过来,心下不由好笑。
“小童,你家大人可在家?咱们进去打盆水,方便与否?”
星星歪着头,想了会道:“肖、肖等。”随后从半掩的门缝钻进院子。
“爸爸,有客,来!”
林清和正在构思话本情节,思绪骤然被打断。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起身走出书房。
院中站着十数个侍卫,各自站开,时刻警惕着世子安危。即便主人出来,也只是略微扫了一眼,便偏过头去。
唯有当中一个婆子,正在细细打量庭院,见他出来,犀利的视线随即投了过来。
赵嬷嬷见到来人举止,心中一定。
“是林家哥儿吧?我是平南王府的下人,今日来接世子回京。林哥儿此番出手相助,又收留我们世子多日,王府上下感激不尽。”
语罢,她微微倾身,行了一礼:“老奴在这里先行谢过。”
林清和赶紧侧身避开,嘴中笑道:“快别如此,咱们乡下可不兴这个。”
赵嬷嬷回身后,对着左右吩咐道:“去车上将礼品一一取来。”
“这是平南王府特意备下的谢礼,不过聊表心意,还望林哥儿莫要推辞。”
赵嬷嬷面上和颜悦色,话中含义却是不容置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