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清和稍稍思忖,便明白对方意思。受了礼物,日后再想以王府恩人自居,便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他倒不在意这个,遂爽快点头:“如此,那就却之不恭了。”
赵嬷嬷见状,眼中笑容更深。她就说麽,乡下人家,气质再怎麽出衆,眼皮子也是浅的。见了那些金银与布帛,哪有不动心的?
想起临行前王妃的叮嘱,赵嬷嬷暗自摇头,眼前之人眼神清明,不像是个挟恩以报的,王妃那些担忧,实在多此一举。
侍卫将礼物卸下,赵嬷嬷亦收拾好了戚长陵的行李。戚长陵虽只呆了数月,属于他的东西却不少,有林叔叔和顾叔叔添的,还有星星送的诸多小玩意儿。
等到要离开时,戚长陵望着这方小小庭院,离情别绪才悄然漫上心头。
这半月间,他跟着星星,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他随着他们,漫山遍野地疯跑,体会到了天高地阔,无拘无束的快乐。
这里没有世子与下人,只有戚长陵与他的小伙伴们。
也是这段短短的相处,让他深深喜欢上林叔叔。他风趣,赤忱,待人温和,从不敷衍,即使自己只是小孩子,可但凡他同星星提出请求,对方皆会郑重以待。
怨不得弟弟不愿离家,换做是他,也不愿意离开这样的林爸爸呀。
好吧---戚长陵捧着用布巾包好的泥人,失落地垂下头---母妃与祖父还在府中等他,他还是要回去的。
赵嬷嬷望了眼髒乎乎的泥人,嘴上未发一言。心中却想着,等过几日,世子忘在脑后了,她便沿路偷偷扔了。
带着这麽个东西进府,王妃见了怕是要动气的。
戚长陵上了车,侍卫扬起鞭子,正要落下。
一旁懵懵懂懂的星星,这才意识到什麽。他迷茫地看向马车,甩开爸爸的手,小跑上前:“哥哥,去哪?”
戚长陵掀开车帘,蹲下身,认真回答:“哥哥要回家了,回京城。”
“回家?”星星回身指着院子,“家!”
这不就是家麽?星星很不解,哥哥还要去哪儿?当初他也是遇到了清和爸爸,然后才有了家呀!
“不是的,”戚长陵看懂了幼童的迷惑,轻声解释道,“哥哥的家在京城,等以后你去了,哥哥带你玩好不好?”
星星仿佛明白过来,长陵哥哥要离开了,他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爸爸说过,京城在天边呢,坐马车都要好久好久呢。
“不走,”幼崽眼中,不知不觉蓄满泪水,他抓着对方胳膊央求道,“哥哥,不走!”
“对不起,”戚长陵摸了摸弟弟的头,话中隐有哽咽。他摇了摇头,坚定道,“哥哥必须回去!”
赵嬷嬷冷眼旁观半晌,眼见两人难舍难分,禁不住催促道:“世子,咱们得赶紧走了。一会天黑了,不好赶路呢。”
“星星,以后哥哥会给你写信的。”
戚长陵踌躇片刻,狠心抽出胳膊,放下帘子坐了回去。
星星趴在爸爸肩上,望着马车渐行渐远,泪水像是断了线的珍珠,浸了林清和满怀。
“乖宝,以后爸爸带你去京城,就可以见到哥哥啦。”
林清和心中酸涩,不由轻声劝哄道。
“嗯。”
星星泪眼朦胧地点头,搂紧了爸爸的脖颈。
幼崽情绪不高,持续数日依然不得开怀。
及至顾青云休假归来,一眼瞧见捧着下巴坐在门槛上的幼童,乖乖亦陪坐一旁,不时哼唧两声,试图引起小主人的注意。
这是怎麽了?他看向院中之人,林清和回了个口型,乃是“长陵”。
顾青云明白过来,扫过台阶上尚未成型的泥人,心中有了计较。
先前两崽试坐过轮椅后,就对他很是钦佩,缠着他便要学木工。思及木工活细,且离不得刀斧,顾青云三言两语,便劝得两人改了心思,转而迷上泥人。
如今,小伙伴走了,星星一时半会也没了捏泥人的兴致。
“这是谁的作品?”
顾青云随手拾起泥团,面上假作诧异:“捏得真好,只是少了点什麽……”
星星闷闷地擡头,呆呆地望向对方:“什麽吖?”
“少了半边脑袋。”
星星愣愣地看着泥人,好、好像是吖。那天傍晚他就捏了一半,然后长陵哥哥就走了。
不等他细想,顾青云已抱起幼崽,走向院中石桌前坐下。
他从袖中取出尖利的袖箭,对着幼崽神秘一笑:“看好了。”
顾青云用袖箭对準泥像雕琢,动作如行云流水,仿佛练习过无数次,个中细节了然于心。他削去泥团冗余之处,逐渐雕刻出轮廓与衣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