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生活在城外,但入城考试里也有这门课,算是了解一点。
城外?元琼说,哦对,难怪。
他没说难怪什么,冉喻也没有问。
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冉喻上了一节1V1生物学名师课。
我们尽量说得简单点。这个实验的原理其实就是将一个人的记忆复制并搬运到另一个人脑中,你们的入城考试通识课中应该也有类似的理论,记忆存储在细胞组成的神经网络中,而细胞内的DNA指导其排列。再微观一些,在海鬼出现前的人类繁荣时期,很多神经化学家就提出过这样的假设,DNA被翻译后形成的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小分子,它们的排列次序千变万化,无数不同的排列共同组合成了我们所说的记忆。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物质,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完全复制下来,并在另一个人身上重新编码
说起自己的研究领域,元琼被乱糟糟的头发遮住的眼睛控制不住地发亮。
他很有兴致地讲述着自己在准备人体实验前遇到的重重阻碍和困难,以及理论攻坚时期的每一点小突破所带来的巨大喜悦。
当时理论基础终于完备了,但我的实验一开始就被叫停了。因为不符合伦理。讲到最后,元琼眼睛里的神采暗淡下去,他撇撇嘴,研究成果还没发表就被销毁了,我因为缺乏他们所说的道德操守被赶了出来。好在他们在销毁我的实验物资时,我已经给自己来了一针管。
说到这里,元琼脸上露出一点不明显的得意的笑容。
脑袋里被塞满了不属于自己的知识,当冉喻回到十队办公室时,已经将近下午一点了。
他推开门时,詹一烨在忙着整理材料,她头也没抬地整理着文件说:你可算回来了,快去吃个午饭回来干活。
冉喻说:吃过了。
说这话时他眉梢眼角都透着满足。詹一烨抬头:怎么这么开心?食堂大妈今天又给你加菜了?
作为三环警卫局的新面孔,长相白净清秀,平时沉默寡言还很老实的帅小伙深受后勤阿姨和姐姐们的喜爱。
不是,今天没去食堂吃。
说实话,冉喻认为自己现在的表情应该没有什么特别,但早上的元琼和现在的詹一烨都能很轻易地看透他的想法,这让他觉得有些神奇。
于是他问何荣晟:我不说话的时候,你不会也能看出来我在想什么吧?
何荣晟摸着下巴想了想:你中午一定吃得很好,所以才会很高兴。我猜猜,不会是那个娄队长顺道请你吃饭了吧?难道是那个三环大酒店?
冉喻的眼神十分震惊,因为何荣晟说得没错。
回来前路过那家饭店,娄越说警卫队的食堂太难吃,便直接拉着他去下馆子了。饭很好吃,冉喻很满意。娄越似乎对那里的饭菜也挺满意,离开的时候还说以后再来。
这时,丁队长开完会回来了。
他的表情很沉痛。走进十队的办公室后,他沉默着径直走到冉喻面前,拍了拍冉喻的肩膀,长长地叹了口气。
一个坏消息,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你们先听哪一个?
詹一烨:别卖关子,一起说。
督察队下了正式借调令,明天冉喻就要去那儿报道了,没说调回来的日期。丁台泰深吸一口气,接着说,为了补人数,三队的黎树修调到咱们队了。
詹一烨目光如刀,声寒如霜:谁调过来了?
丁台泰缩了缩脖子,往后退了几步,把手拢在嘴边说:黎树修。
嘎嘣,咯吱。这是詹一烨活动手腕的声音。
这个黎树修是谁啊?何荣晟退后几步躲开詹一烨,小声问丁队长。
你知道的,三环警卫局里混蛋最多的就是三队。黎树修就是三队里最混的那个蛋。丁台泰同样小声说,之前他还混进那个银杏路的协会一次,后来被人赶出来了,说是违背了协会的高尚宗旨,败坏风气。之后就再没成功进去过,据说还被好心路人收拾了一顿。
他干了啥?
在愿望纸条上用红笔写想和大美女詹一烨约会,用黑笔写老子非常有钱。
何荣晟看了眼浑身冒着杀气的詹一烨:难怪。
调令明日生效。冉喻待在十队的最后半天里,收到了其他各队许多同事饱含不舍之情的小零食,晚上还办了个临时的小型送别会。虽然入职只有一周多,但冉喻入城考试战斗课刷新历史记录的高分已经广为人知,其他队缺人手时借他去抓犯人也极其高效,让队员们非常有安全感。
下班前,詹一烨表示,银杏路协会和精神病院的案子仍在调查中,以后还会和调去督察队的冉喻一直保持联系。
晚上回到那个小房间,冉喻正收拾着东西准备二天去督察队报道,手腕上的通讯器突然亮了。
这款入职时配发的通讯器是手表样式的,可以发文字消息,也可以语音或视频通话。
发信人是一串陌生号码,没有备注,内容也只有短短四个字:记得带蛙。
冉喻站在原地足足想了五六秒,才反应过来这四个字的意思。这应该是娄队长发来的。
于是他对这位未来上司又多了一层印象:记性真好。
这点小事,居然能一直记到现在。
第17章
督察队虽然名头上是个队,但职级却与警卫总部一致,队长的级别与警卫部长持平,但因为工作内容特殊性,督察队长的实际权力更大。督察队的办公地址在一环内,冉喻接到调令的同时,也拿到了一张去往一环内的通行证,并附了电车路线图。
詹一烨告诉他,从这里到督察队办公地很远,坐电车需要一个半小时,要注意通勤时间。她还送了冉喻一张主城的地图,给他指了督察队的位置和电车站台的位置。
当时,冉喻的目光立刻就被那条路的名字吸引住了。督察队就坐落在风信子路上,在88号,离他想去的6号不算太远。
算算时间,冉喻上次寄给哼哼的信应该快到了,毕竟城内送信速度快。
也许明天上班的时候就会路过哼哼家,冉喻心想,不可以过于好奇。看看周围的环境就好,绝不能很突然地去打扰人家。
然而事与愿违,第二天他并没有机会来到风信子路。
娄队长在发来简单的四字指示后,过了不久又打来了电话。冉喻当时正在把领导要求的纸青蛙装进信封里,手腕上的通讯器震动起来时,他手一抖,小青蛙蹦出去了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