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爱因斯坦有些犹豫。
“你不说的话,我就让它见诸报端!”米列娃威胁道。
“别啊,我说!”爱因斯坦叹了口气,把之前的回信一五一十说了出来,“我给安娜的回信写道,‘在天堂旅馆,我在您身边度过了几个星期美好的时光,对这段时间我所珍藏的记忆可能比您还多。是的,我已经成了一名教书匠,不过我仍然是个单纯的家伙’。”
米列娃听了顿时大为火光:“这明显就是暗示!是调情!”
爱因斯坦连忙说:“对了,我还给她说,我已经结了婚的。”
米列娃这才稍稍消气:“你今后最好早点回家。”
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爱因斯坦向后一仰,无奈道:“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米列娃竟然变得如此敏感,总以为我与其他女人有不正当来往。甚至我与男同事待得久了,她也会不高兴!”
不用他说,李谕和劳厄也看出了爱因斯坦与米列娃的感情已经出现裂痕,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但清官难断家务事,两人只能再开了几瓶酒。
都在酒里……
——
两天后,瑞士的数所大学共同举行了一场物理年会,举办地正好在苏黎世大学,物理系主任克莱纳邀请李谕做了一场演讲。
李谕正好借此机会正式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近年来,大家一定对普朗克先生的量子有所耳闻,尤其是黑体辐射公式得到了数学证明后,量子更加无法忽视。
“与牛顿的假设类似,光可以被看成一束能量粒子。光具有某些基本属性,要解释这些属性,微粒观点要比光的波动说好得多。
“但这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它与麦克斯韦优雅的波动理论协调起来。
“我认为,二者至少是不矛盾的……
“理论物理学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将给我们带来这样一种光学理论,光的波动说能够与微粒说同时存在。
“虽然这会对整个经典物理学基础形成巨大的冲击,但物理学发生一场深刻革命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而且,在数学上经过严谨的推导,会发现麦克斯韦的理论在相对性原理下仍旧适用,其中已经暗含了微粒说的影子。
“所以我可以大胆地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这种理论相当有炸裂感,除了爱因斯坦和劳厄,其他所有人都有些错愕。
克莱纳主任立刻问道:“但现在还有很多实验现象与阁下所谓的波粒二象性不相符。微粒说与波动说经过了三百年,更是未曾见到一点相融甚至相似的痕迹。”
李谕微笑道:“现象与此不合,或许是因为我们看得还不够清楚。子弹,还要再飞一会儿。”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路顺风
光的波粒二象性已经属于最好理解的一种,后来量子力学大发展,啥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了,成了普适规律。
回到柏林后,演讲稿已经在期刊上发布。
普朗克看着杂志对李谕说:“真不知道你们年轻人为什么一直抓着量子理论不放。我承认,辐射中包含着离散的量子,也可以被认为是相互作用的媒介。但量子只是我在解释数学公式时引入的假设,并不是要推翻牛顿的理论。”
李谕说:“时势造英雄,量子理论和相对性原理必然是时代的巨浪。”
“哦,天哪!你还说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要知道革命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普朗克摸着脑门说,“量子似乎只应该作为辐射被发散或者吸收的一部分而已,怎么就成了全部?!”
李谕说:“用不了多久,物理学就会出现大变化,教授静观其变就是。”
“是的,我只能静观其变,”普朗克说,“我已经在普鲁士科学院选读过你的演讲稿,你知道他们听后是什么状态吗?”
李谕问道:“什么状态?”
普朗克说:“他们只能勉为其难、漫无目的地四处踱步,并且愁眉不展地抱怨,以后不得不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把光看成波,星期二、星期四、星期六把光看成粒子,星期天则只是祷告。”
李谕笑道:“这种忧虑不会持续很久。”
“希望如此,”普朗克略感无奈道,“否则量子理论越是成功,就越显得愚蠢。”
李谕耸耸肩:“中国还有句古话,大智若愚,看起来愚笨,实际上有大智慧。”
“好吧,”普朗克说,“提到你们的古话,我已经在半年前开始学习中文,希望早点也会使用成语。”
李谕讶道:“您真的开始学中文了?”
普朗克说:“对啊,你天天说难难难的,我就不信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