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他们会骂人吗?
王小松试探道。
不会,走吧走吧。嫣嫣冲他猛招小手,王小松到底抱着数学书和本子跟在嫣嫣后面回家了。
杨继西夫妇见她回来就带了小尾巴,又见是王小松,顿时明白了。
瞧你这小花脸。孙桂芳笑着拉着王小松去洗了脸,顺带让嫣嫣也洗洗手。
来,哪里不会?杨继西拿过他的本子,只见上面用铅笔抄了不少数学题,一共六道题,做了三道,第一题已经被擦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这才做对。
第二题也差不多的情况,第三题做了,但是擦了一半,上面还有点水痕,一看就是某人的眼泪。
王小松不好意思道:我都不会。
杨继西闻言翻开了数学书,反正刚开学不久,明儿又是周六,于是干脆把开学到现在的内容重新给他讲了一遍。
最后让他自己做题。
这下王小松懂了,看题也不是天书,很快就做完了一道题。
王成功和他媳妇儿过来找小松时,便看见这一幕。
小松妈见他这么认真,也没去打搅,而是跟孙桂芳说起话来。
气得我哟。说起给小松讲题时的心情,小松妈脸都皱成一团了。
应该是没吃透,西哥把课本上学的又给他过了一遍,这不,瞧着做题也轻松多了。
孙桂芳小声道。
小松妈一愣:又重新过了一遍?哎呀,我咋没想到呢!
可小声点儿吧。王成功戳了她一下。
等王小松做完题,杨继西检查了一遍,只有一点点小错误,他给王小松指出来后,王小松自己就改好了。
这让王成功夫妇看杨继西的眼神越发崇敬。
他们也不是没有念过书,只是给孩子说题的时候,那个火气就是压不住。
王成功是邮递员,第二天还得早起,所以一家三口没待多久便回去了。
结果第二天上午王成功和他的同事送来了三大包东西。
杨继西说是进回来的货。
和孙桂芳把货一一规整记录好后,杨幺妹也带着平安过来了。
因为家里有些忙,所以杨二奶奶说就在家给他们做饭,托人给幺妹带了口信,让她去铺子上帮忙。
平安和嫣嫣嘻嘻哈哈地去找王小松玩儿去了,被大人叮嘱过也知道哪里能玩儿,哪里不能乱跑。
再说王老爷子还盯着孩子们呢,所以杨继西他们也放心。
铺子这边,娘忙的时候,就得麻烦你过来帮忙,反正这房间也够,阿章晚上干脆也别回去了,就在这住着,也好守着你们,我也放心。
杨继西走的时候跟杨幺妹这么说的。
这会儿说钱的事儿,杨幺妹肯定不要,所以夫妻二人昨晚上就商量过了,等忙完再给幺妹封红包。
因为平安在,嫣嫣也不回去了,杨继西说过几天杨二爷爷要来赶集,顺带给孙桂芳他们送菜来,要是嫣嫣那个时候想回去再回也不迟。
杨继西先去陈翔家找李成杰。
确定了?
李成杰问。
是,确定了,真是不好意思李哥,我知道你想拉我一把,可我实在是不放心家里。杨继西道。
第一百三十九章
理解理解, 李成杰拿着一个煮鸡蛋正在眼睛周围打转,我这眼睛一天没好,一天不敢出去啊。
陈翔闷声笑着:我看还得要几天。
唉也不见我,也不让我回家, 我妈也是, 明知道我们之间有误会了, 还去挑衅我媳妇儿, 哎哟, 把我媳妇儿气得更不想见我了。
李成杰心里苦啊。
杨继西听着都觉得苦:我觉得你不要在这边唉声叹气,就应该回家, 就算不让你进家门,可你不管是认错还是道歉,总得在嫂子面前吧?你在这懊悔, 人也看不见不知道啊。
你的意思是,李成杰眯起眼一脸明白了的样子, 苦肉计?
倒也不是这个意思, 杨继西艰难解释, 换句话说吧,你去沿海那可不是说回来就回来的, 这要是不明不白地就走了,那误会只能越来越大,时间长了, 那就是心结, 这肯定会影响夫妻感情的。
陈翔一听,也觉得这事儿有些严重, 赶忙道:李哥, 我觉得杨兄弟这话说得没错啊。
陈翔媳妇儿刚把孩子哄睡着, 站在堂屋门口听他们说了一会儿话,闻言走过来道:李哥,作为一个女人,我觉得嫂子在乎的是你的态度,你的立场,明知道李姨是故意想要你们离心的,这会儿可不能再和稀泥了。
李姨当年为了护着李成杰,确实受了很多委屈,也忍了很多东西,可那是为了李成杰,和他媳妇儿没有关系。
他媳妇儿可不欠李姨的。
李成杰直接起身:我得去县城!
走了几步后又回过头对杨继西道:我走之前咱们吃一顿饭。
好。杨继西点头,也离开了陈翔家,回了生产队。
几天后,杨二爷爷去镇上送菜,王成功刚好把信送到铺子上,是文知青的信,孙桂芳也没拆开看,而是让杨二爷爷带回去给杨继西。
爸爸!
杨继西刚从花椒林下来,就见嫣嫣和杨二爷爷在小路上慢慢走着,他喊了一声嫣嫣,嫣嫣便一边喊着他一边冲了过来。
真乖。杨继西把她抱起来举高高,乐得嫣嫣眉开眼笑的。
平安有些着凉,不然也跟着回来了。杨二爷爷笑看着父女二人道。
咋着凉了?杨继西问。
哥哥玩水,嫣嫣抱着他的脖子道,还被姑父打了屁股呢。
去哪里玩水了?
就昨天下雨的小水坑里,嫣嫣说。
那嫣嫣有没有玩呢?
三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家里走,很快便到了。
杨二爷爷把信给杨继西。
杨继西拆开看了看,原来文知青家把他分出来了,文知青便租了一个小院,准备开一家书店,但还差一点点钱,于是向杨继西借钱,里面还写了具体给几分利。
看完信的杨继西想了想后,拿出纸笔给文知青写回信。
地里又开始锄草了,杨继西开始忙碌起来,这边的文知青在忐忑中收到了杨继西的回信和二百块钱。
怎么说?
文知青去年成了家,他媳妇儿如今已经有了身孕。
看完信的文知青眼睛有些红:杨兄弟说这钱他不是借给我们,是用来和我们一起开店的,以后每年分他一点钱就好。
他媳妇儿闻言也十分感动:那咱们得把账记清楚了,可不能辜负人家对我们的信任。
那是一定的,每个月我都会做好账给杨兄弟寄过去看。文知青连连点头。
本以为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位过客,却没想到帮他们的却还是他。
今年的花椒树生虫有些厉害,杨继西等人隔三岔五就会去看树的情况,好在大伙儿都看得紧,没有啥问题。
隔壁几个生产队也开始养鱼养兔子了,这天,杨继康和杨继西坐在院子里说话,生产队的有,私人的也有,眼瞅着我们生产队的量都比不上了,还有水竹林那边,干笋卖得好,嫩笋卖得也不错,听说明年还要卖酸笋呢。
水竹林那边出竹笋,但人家只搞一样,杨继西倒是挺佩服那位队长的,早年抓了陈生,如今带着大伙儿一心一意搞特产,就我们铺子隔壁的王大爷,他吃竹笋,就吃水竹林那边的,可见这名声是打出来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