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厂房在这边。把车停好后,小夏带着他们往里面走。
进大门的时候需要签字,然后守门的大爷会盯着他们看几眼,再放他们进去。
别小看这几个大爷,记性好得很呢。小夏小声道。
孙桂芳和杨继西点头。
到李成杰所在的服装厂时,李成杰正在和人谈单子,于是小夏就带着杨继西他们在厂里转悠,城里有不少缝纫机,还有正在干活儿的女工与男工。
瞧着他们的动作都挺熟练,孙桂芳一脸佩服道:我要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早就把你那件棉衣做好了。
慢慢来,现在天还不怎么冷呢。杨继西说。
李成杰忙完后,赶忙过来和他们打招呼。
我现在吃住都在这边,李成杰带着他们来到后面几间屋子介绍了一下,这间是小夏他们住,这里是上夜班的人住,这边灶房加食堂,我们吃饭就是在这边。
杨继西他们出火车站没多久,就被小夏带着去吃了面,这会儿也不饿,于是便进了李成杰的小办公室,谈起一起做生意的事。
他们夫妻在火车上就商量过了,再看了这大城市的样子,以及李成杰的干劲后,原本准备拿出五百块钱,现在拿出一千块钱。
李成杰也不嫌弃这一千块钱,说实话,他想着能有五百块就不错了,结果多了五百,这也是惊喜。
他写了承诺书和分红协议,夫妻二人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了手印后,东西一方一份放着就成。
接下来杨继西和孙桂芳就被小夏带着去沿海比较出名的地方游玩,李成杰把自己的相机给了小夏,小夏给二人拍了不少照片。
大海可真美啊。孙桂芳和杨继西在海边站着,孙桂芳手里还抓着一把细沙呢。
是啊。杨继西点头,接着一阵海风袭来,一直生活在淡水区的二人顿时眉头一皱,接着同时转过身来。
就是海风味儿有点上头。
杨继西道。
是啊是啊。孙桂芳连连点头。
第一天就把正事儿办了,接下来的几天里杨继西夫妻不是跟着小夏到处游玩,就是二人单独四处走走逛逛,他们去批发区买了不少吃的喝的,糖果也买了不少,都分类装在空间里,准备以后上架在小杂货铺。
衣服他们给亲戚买了些,买得多的是布料,颜色正,做衣服那铁定好看啊!
关键是便宜!
眼瞅着几天下来,空间堆得满满当当,二人拿到那天拍的照片后,便心满意足地和李成杰他们道别了。
比起预计的时间,他们早回家了两天。
他们直带了衣服和照片回铺子上,杨幺妹看着那些照片,眼睛亮晶晶的:真好看啊!
是啊,外面发展可快了,晚上更漂亮,全是电灯
孙桂芳和杨幺妹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杨继西把衣服分了分,先让杨幺妹选她的。
他们只带了女士衣服回来,男士的没有,但是有布,看上啥料子,用料子做就成。
杨幺妹选了一件淡黄色的连衣裙:真好看。
我们买的都是夏天的衣服,现在便宜得很。孙桂芳说。
有机会了,我也和阿章还有平安出去看看。
那肯定的。
当天下午杨幺妹和刘章回老马沟了,于是杨继西和孙桂芳把前门一关,将空间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来,顿时堆满了堂屋。
二人忙了大半夜,把他们住的房间当成库房,把东西一一规整好,然后睡在中间的床上,因为周围都是东西,所以有些挤。
好在都是些轻巧的,要是重一点的他们都怕晚上会掉下来打到他们。
第二天杨继西去了几个姐姐家里,把衣服给送过去了,这是孙桂芳给她们挑选的,每件衣服都很适合她们。
在二姐家吃了饭,杨继西又回了镇上,得了口信的杨二奶奶带着嫣嫣已经到铺子上了。
此时正笑眯眯地和孙桂芳说话,身后的货架上多了不少新鲜玩意儿,布料也被摆出来卖了。
出门时杨继西看见有十匹布呢,现在只有两匹在那摆着了。
今儿生意挺好?
杨继西抱起冲过来的嫣嫣问道。
好,好得很呢!我要是再晚点来,桂芳一个人都忙不过来。杨二奶奶笑道。
下午杨二奶奶还有孙桂芳带着嫣嫣,还有给孙父他们的东西去了水竹林生产队。
杨继西看铺子。
王成功难得休息一天,见他们回来了,便过来串门。
索性也没事,杨继西拿出在沿海买的象棋,摆在长桌上,和王成功下起来了。
柳老二听见王大爷给王成功助威的声音,走过来一看发现在下棋,于是也加入了战斗。
有人来买东西,杨继西就卖,没人就继续下棋,今晚孙桂芳她们不回来,于是王大嫂干脆让杨继西去他们家吃饭。
杨继西也没空手去,拿了点小零食给王小松,王小松得了吃的,高兴得不行。
听杨继西说起沿海城市发展迅速,王大爷十分感慨,更多的是喜悦:我想不久的将来,咱们这边也会发展成那样的。
只要能通电,我都觉得很满足。王成功笑道。
有点出息。王大嫂笑骂着。
第二天下午,在孙桂芳她们回铺子后,杨继西一个人回了生产队,他找上杨继康。
李哥那缺人,男工是二十八块钱一个月,包住,吃饭是跟着吃,加肉得给钱,你去不去?
杨继康一拍大腿,神情激动道:去啊!石头马上就念初中了,欢欢和乐乐也大了,这哪里都得用钱,不过能织干几个月吗?春耕我还得回来
回来啥啊,杨继西哭笑不得,承包地的活儿,就我们帮着一起干了,你放心在外面找钱就是。
那也不能让你们白干,我给钱。杨继康越想越觉得可以,于是去找康嫂商量,康嫂也激动,于是晚上就给杨继西回了话,杨继康要去李成杰那。
这工钱和工人工资差不多了,只是没有工人那么好的待遇,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啊。
杨继康和几个姐夫一道拿着杨继西给的地址,去了沿海,半个月后寄信回来,表示一切都熟悉了,今年过年也不回家,就在外面干。
这杨继康无缘无故离开了这么久,生产队的人自然发现了,但不管别人怎么问,康嫂只是说在外面接了个活儿。
杨老婆子的脑子难得转了一圈:我看这事儿一定和继西有关系,他们之前好像去了沿海,回来没几天,继康就出去了,你们说是不是继西给介绍的活儿?
沈凤仙和杨继东闻言心中一动。
于是他们晚上来找杨继西,笑着扯了几句场面话后,杨继东笑问道:是这样的继西,你说你之前去大城市了,那、那边的活儿多吗?
他们倒是没脸说啥你给我们找个活儿,而是换了个方式问道。
多,杨继西笑着点头,要不说是大城市呢?不过活儿多,也累,还得离开家乡,能承受这些,其实我觉得出去找活儿做也不错。
那、那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啊?
沈凤仙问。
二三十吧,具体多少我没问。杨继西说。
二三十那也很多了!
夫妻二人回家后怎么也睡不好,杨继东激动道:就算一个月二十五块钱,吃喝住用五块钱,那还有二十块呢!一年下来就是,就是多少来着。
他读书是个不厉害的,也读得少,有些算不清。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