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侯渊是真的没有想到刘备会这么干……这是典型的孤军深入,刘备军的后勤粮草补给都不要了么?!因为实在出乎意料,导致夏侯渊没有察觉到刘备的这次翻山行为,一直到刘备率领法正和黄忠出现在自己身后,并且彻底占领了定军山之后,夏侯渊才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要被前后夹击了。夏侯渊赶紧的调整战略部署,召回了在广石驻守的张郃,命令徐晃驻守阳平关,夏侯渊则率领郭淮,张郃等人一起,前往定军山下扎营,对抗刘备。但夏侯渊终究是反应慢了一步,刘备已经占据了定军山,也就意味着刘备掌握了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为了避免被刘备集团居高临下的直接冲击,夏侯渊决定采取守势,在营寨周围修建鹿角以作防御,同时分兵五千给张郃,令其坚守大营右侧山道。反正不知道夏侯渊是怎么想的,面临守势的时候居然还敢分兵……大概是夏侯渊判断,刘备翻山过来,所带的兵力也不会太多,撑死不过有一万多人吧。总之呢,夏侯渊这么一分兵,法正简直要乐死了。就听说进攻方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的调动防守方分兵的,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居然有防守方会主动自己分兵的。法正立刻建议刘备,亲率大军主力下山烧毁鹿角,猛攻张郃部,自己则和黄忠继续驻守营寨,故作疑兵,吸引夏侯渊的注意,让夏侯渊不敢轻易的去援助张郃。是的,法正的本意,是希望能够给刘备争取时间,吃掉张郃所部的五千人。不是不可能哦,刘备带来的,可是精兵。不是蜀中的精兵,而是那支原本镇守白帝城的精兵,白毦兵。白毦兵指挥陈到都被刘备给调到了汉中战场,能跟随刘备一起爬山涉水还能保持战斗力的,现在的刘备军中,除了张飞麾下的五千人,也就白毦兵能做到了。然后吧……张郃就纳闷了,为啥受伤的人总是我啊?!在广石以少打多,已经很难受了,好不容易被夏侯渊从广石战场上调回来,结果又过来被刘备围攻……凭什么啊。而且张郃要命的发现,眼前这些士卒,他们是从夜间发起进攻的。这年月,能在夜间视物的士卒,肯定都是精兵,而且能在夜间发动进攻的士卒,组织度更是会比普通士卒高出数倍。这样的精兵,进攻凶猛不说,组织度又极高,基本不给张郃调整喘息的机会,只要防线出现一点松动,立刻就会排山倒海的涌上来。张郃明白,刘备就是趁着自己兵少的机会,争取一波击溃张郃率领的士卒,然后包抄夏侯渊侧翼。因此,张郃根本不敢大意,半夜被攻击,天没亮就已经派人去夏侯渊大营,向夏侯渊求援了。夏侯渊也很意外。夏侯渊很清楚张郃的能力,当初在广石,凭借五千人拖住了刘备近两万人的兵力,张郃也没有这么快速的向自己求援过。这次如此反常,说明张郃面临的是刘备的主力大军进攻。如果是这样的话……夏侯渊顿时意识到,自己眼前这些旗鼓鲜明的营寨,搞不好就是疑兵而已。出于谨慎,夏侯渊给张郃派出了援兵的同时,向山头的刘备营地发动了一次进攻。试探性的进攻,毕竟对方占据高地,哪怕只有一两千人防守,自己没有足够数量的士兵,也根本杀不上去。夏侯渊只是通过对方的兵力调动动静,山上的旗鼓移动方向,以及箭矢的数量,来判断刘备是否还在山上。结果夏侯渊发现,山上的刘备军移动快速,但旌旗移动不多,占据山顶优势,面对进攻却更多是采用箭矢退敌而不是正面搏杀。当然,最重要的是,射出来的箭矢相当的稀疏。再结合张郃那边传来的战报,夏侯渊顿时做出了判断,刘备大军已经转移,前往围攻张郃的营地了。因此,夏侯渊只给自己留下了三千人,剩下的人全都派去支援张郃,命令张郃必须尽力阻挡住刘备,拖延时间。夏侯渊知道,刘备翻山而来,携带的粮草不会太多,山道运送粮草不便,时间拖的越长,刘备的粮草供应就会越来越不利。只要拖到刘备粮尽而退,自己就算是赢了。到现在为止的夏侯渊,依然还是比较清醒,具有名将风采的。虽然他只给自己留了三千士卒,但刘备的定军山军营里,也确实只有两千人,这些人防守有余,要进攻夏侯渊的大营根本不现实。更别说,夏侯渊还专门修建了鹿角,防止山上的刘备军突然从山上冲下来。因此,双方的重点,都是在张郃和刘备的胜负上。但接下来的一些事儿吧……法正是真的看不懂了。双方攻防嘛,哪怕是疑兵和空营,都要做出一些进攻和防御的手段的。比如说夏侯渊修建了鹿角,那么法正就要想办法把这些鹿角给烧毁,万一有必要下山去作战的话,这些鹿角终归是个碍事的东西。但夏侯渊亲自率领四百精兵,自己来修鹿角……这是个什么意思?!法正真的看不懂,但法正知道,这么好的机会,自己要是放过了,那就真的可惜了。而且夏侯渊这个人,还不是就来修一次鹿角,他是连着三四天都巡视鹿角防御,看到有不合格的,或者有被刘备军烧毁的鹿角,他亲自指挥人去修理。其实呢,这里夏侯渊对山上的刘备军士卒也出现了一个误判。夏侯渊根据上次进攻的箭矢密度判断,山上的刘备集团总兵力,大概也就是在一千到两千人之间。既然主攻是张郃那边,那么留守在营地内的基本可以确定是疑兵,防守有余,进攻不足的那种。所以夏侯渊判断,山上的刘备军是不会主动向山下发起进攻。再一个,夏侯渊也是有些托大,他觉得,自己带领了四百精锐亲卫,哪怕刘备的士卒出来一千人,他靠着这四百精锐,也有一战之力。因此嘛,夏侯渊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自己出来修鹿角了。来一次,法正可能还有犹豫,你这连着三四天的来,法正还能放过你?!看到夏侯渊再次出现,法正立刻下令,让黄忠把营中的两千士卒全部带出去,争取毕其功于一役,直接斩杀夏侯渊。黄忠盯着夏侯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种送上门来的泼天大功,自己要是抓不住,就白活这六十多岁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定军山一役,老将黄忠馘斩夏侯渊,立下不世之功。馘斩开帝基,美名千古流。第310章 曹操头疼张郃人傻了,真的。不带这么玩人的。他在这边拼死拼活的阻挡刘备的进攻,结果身为主将的夏侯渊居然只带着四百人去修鹿角,然后被敌军老将黄忠给阵斩……那接下来怎么办?!现在的军队,可不是后世那种组织性纪律性极强的军队,军队主帅阵亡这么大的事情,足够让一支军队当场溃散了。张郃深知,如果现在放任军队溃散,那么面对刘备军的追杀,自己也根本跑不了。所以张郃赶紧的找到了督军杜袭和军司马郭淮两个人,商议对策。郭淮和杜袭也知道这事儿的严重性,索性郭淮提议,由张郃暂领主将之职,带领剩下的士卒退回阳平关,汇合徐晃死守待援。郭淮是军司马,杜袭是督军,这两个人同意了,张郃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关键是张郃也不想这么莫名其妙的死在汉中。夏侯渊死的已经够莫名其妙了,要是自己也因为溃兵而死,那才真的是搞笑了。所以,张郃收拢现有的残兵,跟刘备军且战且退,慢慢的退往阳平关方向,汇合留守的徐晃,一起死守阳平关。同时,赶紧把汉中的变故写信告诉魏王曹操……剩下的事情,就只能交给魏王去头疼了。张郃和徐晃都是军中高层,他们都知道魏王已经到了长安,要进入汉中,无非也就是十几天的事情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