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1 / 1)

('

衆人正说话间,如萍自殿内迎了出来,朝着姚元睿与王贵妃道:“啓禀陛下、贵妃娘娘,晚膳已準备妥当,随时可以开始。”

“既然如此,都别在这站着了。”闻言,王贵妃挽起姚元睿的胳膊,笑盈盈道,“这里风冷,请陛下与诸位殿下入席。”

姚知微俯身辞道:“父皇、母妃先请……”

余下三人亦跟着道:“父皇、母妃先请……”

姚元睿点头,昂首阔步而入。衆人跟在姚元睿身后,随着他亦步亦趋。席间,自有宫女带着姚知微等人入座。衆人坐定,大明宫御膳房传膳的宫女鱼贯而入,将食屉中的饭菜依次摆开。

王贵妃敬陪姚元睿席侧,挽袖替皇帝斟酒。西域所贡的葡萄美酒,色红如乌血,入口柔顺甘醇。姚元睿举起夜光杯,对着下首的四子道:“微儿平定剑南,于国有功,朕心甚慰。来,同朕,敬你们皇姐一杯!”

“父皇!”姚知微闻言起身,接过身侧斟酒宫女手中的酒盏,高声道,“剑南能平定,全赖父皇庇佑,军民尽心,非儿臣一人之功。故,儿臣不敢居功,更不敢受父皇此敬。自古以来,只有子敬父,哪有父敬子呢?”

姚知微毕恭毕敬道:“请父皇莫要折煞儿臣,儿臣自敬父皇。祝大虞江山永固,父皇万年!”

说罢,姚知微举杯,将杯中琼浆一饮而尽。

姚元睿见状,不由捋须大呼:“好!吾儿甚好!谦逊有礼,不言辛劳,为朕、为朝廷,在剑南耕耘七载,毫无怨言。你们都要向你皇姐学,学着为朕分忧,为大虞尽心。”

姚知载听皇帝如是说,亦起身,高声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向皇姐看齐,争取早日入朝,为父皇分忧!皇姐,弟,敬你一杯!”

晋王大大咧咧道,殊不知那句“早日入朝”,已经令姚元睿眼底生出了一层云翳。作为与姚元睿朝夕相处二十年的枕边人,王贞看得真切。皇帝愈老愈多疑,生怕儿子们生出什麽大逆不道的想法。废太子姚知景就是因为“功高震主”,才落得那样悲惨的下场……

祖制有定,除了太子,皇子不宜掌权。所以大虞的皇子,除了真正能做皇帝的,多半终生都是閑散王爷。但废了太子这许多年间,今上姚元睿并未再提过立太子。就连朝臣的进谏,也视若无睹。久而久之,也就无人自讨无趣了。

毕竟,随着前太子的被废和朝廷中的老臣又接二连三的致仕,这朝堂上便再无人敢直面君王的权威。而前些年,那些动过歪心思的皇子,也早被姚元睿一纸诏书贬谪到各道领虚衔去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京与妻儿团圆。

如今,京中仅存的皇子,只有殿内的三位和皇帝的庶长子——吴王姚知诲。这位因着生母出身卑微而默默无闻的吴王姚知诲,在既嫡又长的姚知景被废后的几年里,渐渐在衆人面前崭露头角。

皇帝虽春秋鼎盛,但年岁渐长,没有臣子不为自己的后路着想。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谁都想永远位于权力的中心。即便皇帝不提立储一事,有心之人也早就开始拉帮结派。所以现在,只要能留在长安的皇子,都是炙手可热的人选。

除了宋王姚知谨年纪小一些,母妃因难産而亡,寄养在她膝下,与姚知载感情深厚且同出一母族,对意在谋取大位的姚知载没有什麽威胁。现在在长安,占着长子身份的吴王、出身贵重的齐王,都是姚知载谋立储君有力的竞争对手。至于被贬谪到其他地方那些蠢蠢欲动的皇子,更是数不胜数,但威胁小一些罢了。

可谋立储君一事,不能操之过急。对于儿子姚知载这犯了忌讳的言论,王贵妃这做母亲的自然心焦。她放下酒壶,朝儿子斥道:“你要有心,书好好读就是,没得惹你父皇不开心。”

“这朝中之事,自有文武百官替你父皇分忧。你皇姐也是文韬武略,才得以出任剑南节度使一职。你学无所成,整日里无所事事,怎麽敢说入朝给你父皇分忧?不添麻烦就好!”

听母亲这样说,姚知载不干了,他反驳道:“母妃,儿臣亦有出人头地之心。您总觉得儿臣什麽都不懂,可儿臣都懂。不过父皇治下,四海升平,儿臣无用武之地就是了!”

王贵妃见他还嘴,心中一惊。谁知姚知载长了心,话锋一转,不着痕迹的将皇帝吹捧了一番。这样漂亮的话,加之姚知载先前表现出的庸碌,姚元睿自然打消了疑心。

姚元睿听了姚知载的话,淡淡一笑,撂下酒杯,道:“古人云‘成家立业’,你和知礼都未娶妻,入朝的事不急。待明日大选,你们挑了合适的姑娘,成了亲,朕自会为你们在朝中安排。这六部里,有的是你们锻炼的职位。” ', ' ')

最新小说: 太后的现代追夫记 言官总是被杀 等风有声 我以为我拿的救赎剧本 先婚后爱文妖艳小妾她咸鱼了 他的替身太太 作精公主穿书后 重生世子悔不当初 妧妧 穿成影帝家的小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