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思游移间,一行人终于走到了此行的终点。嘉德殿外,三位脸生的华衣男子齐齐迎了上来,对着姚元睿俯身长揖,异口同声道:“儿臣给父皇、母妃请安。”
三人顿了顿,又齐刷刷道:“恭迎皇姐回京。”
姚元睿早敛了笑,见儿子们站成一排候在外面,点了点头,不鹹不淡地开口:“免礼,来,挨个见过你们七姐。”
姚元睿话落,一身形高挑,着天青色翻领窄袖袍的男子站了出来,神采飞扬道:“十六弟姚知载,见过七皇姐。”
姚知载……
姚知微回京前,见过伯父代王差人悄悄送来的画像。姚元睿的各个儿子,年龄多大,模样几何,她都清楚。今春铨选的家人子,就是为了他们三个。其中,最炙手可热的,便是王贵妃的独子、晋王姚知载了。
“我在蜀中,久闻十六弟神采,丰神俊朗,最肖父皇。今日一见,果然,兼父皇与母妃之优容。父皇膝下,你算是我们一衆兄弟姐妹中的佼佼者了!”姚知微脸不红心不跳道。
平心而论,长得最像年轻时候姚元睿的人,应该是她。不过她的瑞凤眼是琥珀眸,过于清澈明亮,而非姚虞儿郎点漆般的黑睛。可姚知载也的确长出了姚元睿与王贵妃原有的优势,他的体态身姿,都是一等一的出色。只是眉梢处像作画到最后墨汁不够,颜色要淡上许多。导致他整体的棱角不算分明,没有姚元睿年轻时那般淩厉。
姚知载早听惯了这样的赞美,只礼貌地笑笑,倨傲道:“皇姐谬赞,我不过取巧,刚好继承了父皇和母妃的优点罢了。”
“十六哥是大虞最俊的王爷!”
姚知载身侧,年龄较小、个子也不高的少年,有着略带婴儿肥的一张脸。他跟身形高挑的姚知载比,显得要壮硕许多。又穿着挑人的橘色春衫,整个人像是秋日里树上小圆柿子,带着莫名的喜感。
王贞见姚知谨越过十七皇子,率先开口,不由一惊。她觑了一眼姚元睿,深怕他不悦。毕竟这位皇帝,年纪越大,越喜欢看见自己的儿子们在自己面前兄友弟恭、一团和气,哪怕只是明面上。
“知微,这是你十八弟知谨。”王贞招手,将姚知谨唤道身侧,向姚知微介绍道,“你离京时,他还未满周岁,所以你应当不大记得。”
姚知微点了点头:“母妃所言极是,以前许多事情,儿臣确实都不记得了。”
见姚知载跟姚知谨都打过了招呼,穿着一袭赭色圆领罩纱袍的齐王姚知礼朝姚知微轻轻一揖道:“皇姐,十七弟姚知礼,见过七皇姐。”
第018章 情怯(二)
与矜傲的姚知载相比,齐王姚知礼便十分符合姚元睿替他取的名字。他身上流淌着清河崔氏的血,生来骨子里便带着诗礼传家的世族的优雅。举手投足间,有着不同于天潢贵胄的那股子傲然劲儿。
至少,与头戴嵌珠金冠的晋王姚知载、宋王姚知谨相比,姚知礼的审美要好上许多。他将发一丝不茍的束起,只别一支温润的羊脂玉簪。墨发青簪的搭配,相得益彰。
跟两个“穿金戴银”的主相比,姚知礼的衣着算是比较朴素。可三人站在一起时,他却是最惹眼的那个。是人眼花缭乱后,所看到的唯一一抹舒适的颜色。何况他又生的剑眉星目,这样低调的服饰,也难掩其英姿。
“十七弟。”姚知微颔首以应,“母妃身体可好?”
姚知礼摇了摇头:“蒙皇姐挂心,母妃的身子还是老样子,时好时坏,延医用药也不见好转。不过她要是知道皇姐回京了,应当会开心不少。”
“正好,这次,我从蜀中带了些上好的山参灵芝。得了空,我亲自给母妃送去。”姚知微说着,望向了皇帝。
姚元睿点头,笑:“你既有心,便去。淑妃从前待你不薄,是该去看看,朕允了。”
“谢父皇。”二人异口同声,一如儿时那般默契。
王贵妃见状,心中很不是滋味。转头瞅见一旁无动于衷的姚知载和姚知谨,颇有恨铁不成钢之感。她压下心中的醋意,对着姚知载道:“听听,也跟你皇姐学学,多长些心。既然你皇姐择日要去看淑妃母妃,你也跟着去问个安。”
“???”姚知载对自己母亲的说法感到莫名其妙,但看的母亲那逐渐犀利的眼神,还是硬着头皮装装样子,对着姚知微微笑道,“母妃训斥的是,是我这做晚辈的疏忽了。皇姐哪日去,可要知会弟弟一声。”
姚知微不知道王贵妃这葫芦里卖的什麽药,但还是回以浅笑:“一定。”
“娘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