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在深闺?”姚知微打理完棋盘,垂手想取一惯别在腰间的折扇,才发觉哪里空落落的。只有一块罕见的血红玉珏,静静地挂在腰带上。她这才想起,方才在宫道上,大庭广衆之下,她已经将那价值不菲的玉扇交换给了殷姒。
她愣了一下,旋即笑了一声:“有趣,有趣……”
“殷家明显有心高攀,却没料到被本王截了胡。殷于慎那老奸巨猾的家伙,指不定要来找本王讲道理!”
姚知微起身,对上淩风黑眸中的疑惑,眼里笑意不减,吩咐他道:“你即刻去殷府,暗中看着殷姒。殷家父子虽不敢造次,可这世上折磨人不留痕迹的法子多了去。本王要一个完完整整的殷姒,一颗全心全意的棋子。”
淩风抱拳:“是……”
交代了二人接下来不需要自己出面就能办的事,姚知微便目送二人离开。自己则待在清思殿里,看了一下午的殿中藏书。期间,除了万春荣拿了皇帝将殷姒赐予姚知微为蜀王府长史的诏书给她外,也有王贵妃和稍有地位的宫妃陆续派人送了些薄礼来,她一律照单全收。
淩风得了姚知微的命令,当即动身,设法潜进了殷府。做打探消息的活并不需要什麽高强的武艺,身手敏捷者为佳。对此,他很有经验。
不出姚知微所料,殷姒回府后,殷府的气压骤然低了许多。殷于慎宫里有人,得了姚知微看上殷姒,并请旨成功的消息,气得吹胡子瞪眼。连带着下人们都谨小慎微许多,送了晚膳到书房,一刻也不敢多待。
“老爷,少爷回来了……”
“父亲。”殷重被管家自酒楼里叫回来时,整个人都是懵的。当然,是沉迷在狐朋狗友的恭维声和自己幻想美梦里,喝懵的。
本朝虽有科举,可选官仍以举荐为要。殷家不是世家大族,大虞立朝后家中几代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才爬到这吏部侍郎的位置。高不成低不就,但归根结底,摆脱了旧庶的身份,成了长安城的“通贵”。
殷重是殷于慎的独子,学问上造诣不行,老早自暴自弃了。但祖宗好不容易攒下家业,在京城站住了脚,他也不能坐吃山空。吏部侍郎是个肥差,平日府上迎来送往,也有些人脉在。所以,殷重打算在仕途上另辟蹊径。不能科举,那他就只有走举荐这条路。
世家大族自视甚高,虽本朝自太宗皇帝起就有意打压,可收效甚微。一来,姚虞皇室本身就是以前的世家之一;二来,朝廷遴选官员推举的九品中正制自晋始,至今三百余年,根深蒂固。
即使前朝熙宗创科举以平朝势的想法空前绝后,可这科举选官推行起来的却十分艰难。不然此制也不会创立至今,才八十余年的历史。要知道,姚虞立国,可都将近百年之久了。
高祖时,前朝遗留的科举一度被世家叫停。直到太宗兵变登基,那铁血手腕不仅震慑了高祖,也吓到了世家。所以他提出重新起用科举时,无人敢直搦其锋。殷家这才得通过科举,以庶族入仕京官。苦心经营四代人,才在长安城中住到现在。
而举荐与恩荫这样的特权,除了皇族直系宗亲与七大世家之外,无人可有。可殷家如今,不过只出了个四品通贵官儿。殷于慎一来位卑权重,没有举荐他人的资格;二来非开国元勋,遑论恩荫子弟的荣耀。所以,想让殷重得到举荐,必须攀结上真正的贵人才是。
第031章 重逢(三)
但世家大族一向对他们这样出身的人嗤之以鼻, 对皇族的态度也是本朝才稍微收敛。毕竟太宗实在强硬,手段和心性都是诠释着雄主之姿。世家在高压之下,才不得不压下百年前的倨傲,做出毕恭毕敬的姿态。可殷家想让他们开口举荐殷重, 无疑是异想天开。
殷重一身酒气, 两颊酡红, 醉醺醺的模样惹得殷于慎浓眉皱成三道深川。他挥了挥手, 示意老管家下去。管家亦不敢多留, 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还体贴的带上了门。
“你看看你成什麽样子?整天游手好閑,不思进取!”殷于慎指着殷重的鼻子, 恨铁不成钢道,“都什麽时候了, 还在外面买醉!知不知道, 你的仕途要泡汤了!”
殷重被殷于慎这突如其来的一叫吓了一跳,酒也醒了大半。他移了移身子, 避开殷于慎的指责,慌慌张张地开口:“父亲何出此言吶?难不成, 殷姒被晋王、齐王两位皇子同时看上了?”
“虽然注定得罪一位,可这……可这也是好事啊!”殷重想入非非, 而后眉开眼笑道, “父亲, 这是好事啊!晋王之母宠冠六宫, 身后有河东太原王氏;齐王之母位列四妃,背后是河北清河崔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