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折腰 > 第177页

第177页(1 / 1)

('

乱总会平,时间问题而已。

“那是我的事,”姚知微噙着笑,紫衣金冠,衬得眉眼间朱纹秾丽,好一副举世无双的尊贵模样,“您只需交出传国玉玺,这烂摊子,儿臣自会替您收拾。”

明明可以抢,可她偏来讨。

屏退左右,客客气气,目的不外乎是给他这个皇帝留下一丝尊严。顺便,将她这种乱臣贼子的行为,粉饰成为临危受命的不得已。毕竟叛军声势浩大,连克数地。大虞多年太平,除了边军,各地很难凑出精兵强将来镇压康靖忠这反臣。

而剑南,拥有此刻除了叛军外,距离两京最近的边军。昔日为平内乱,兵卒常年实战,剑南道的军士人数一直位列十道前三,仅次于接壤高句丽的河北道和维持通往西域丝路秩序的陇右道。

康靖忠挟河北、河南两道驻军,意图改朝换代,来势汹汹。陇右守大虞西北门户,其兵轻易不可调动。不然,万一域外虎狼察觉后,成群结队的寇边,失地失民,可是愧对中土历代英明君主的大过。一旦出现这种事,那他姚元睿便是治世功绩再好,也难以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的一笔了。

君王好颜面。

姚元睿纵然不甘心,也只能拱手交出玉玺。进蜀避难的主意,或许他一开始就打错了。但事出突然,慌乱中是谁提了一嘴入蜀,他也忘了。总之,姚知微拿到了想要的东西。那象征着世俗至高无上权力的传国玉玺,终于易主。

她捧着那方温润的玉玺,望着因故填金补全的一角,眼里毫无波澜。殷姒透过明镜一样澄澈的往生池水,清楚地望见姚知微脸上落寞的神色,听到她冷漠的话语。像是在嘲讽,又像在解释。

“父皇,你老了。”

“可我还算年轻。”

“天下终归会是年轻人的天下。”

第086章 暂别(二)

“殿下……”

“殿下?”

脑海中忽然闪过的奇怪景象, 令姚知微有些不知所措。殷姒唤了两三声,她才从那诡异的场景中回神。

她刚刚,仿佛身临异境。幻觉中,一切都是那样真实。连手中那方温润的玉玺, 她都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连殷姒说的那句话, 都被一模一样地搬了进去, 被另一个“姚知微”, 一字不落的複述。

是她对殷姒太上心了吗?

在乎到胡思乱想, 都不由自主地联系到对方的一言一行?

“我没事,”姚知微垂眸,望着手里还端着的温润的茶盏, 目光複杂,“你说, 天下终归会是年轻人的天下。可本王的年纪, 比你大上许多。跟你比,本王可不算年轻。”

不算零头, 姚知微也比殷姒大了五岁,无怪姚思嘉想说她老牛吃嫩草。

她想了想, 也觉得自己有那麽一丝丝变态。虽然女子十五及笄嫁人,是当世常态。嫁的也多是加冠的男子, 二十左右的年纪。男人们习以为常, 可姚知微不是男人, 不会认为这种行为是理所应当。

这个年纪的女子, 还是娇嫩的花骨朵。早早成亲相夫教子,是对她们的辱没。同样是人, 凭什麽男人可以建功立业,女人只能锢于家宅?

姚知微承认男女体能的差异, 却并不认为女子的头脑比男子笨。如果说她有跳出世俗对女子桎梏机遇,取得如今的成就,能佐证这一点。那层层选拔入自己麾下效力的女官,比之心粗的男子做事更滴水不漏,更能证明这一点。

遥想当年,太宗一母同胞的亲姐长宁公主姚延欢,亦是中原乱起、群雄逐鹿时,撑起姚家后院的一片天的女子。

在姚家男儿扯旗入场,与各地诸候和割据势力争夺神器时,是她当机立断,同夫君分头行动。也是她带着一衆姚家没来得及跟男人奔逃的妇孺,成功躲过多次敌人的围剿。还是她,女扮男装,变卖家资,拉起了一支不能轻视的义军武装。

后来天下大定,高祖论功行赏,姚延欢得封号长宁。此外,其麾下兵马亦编入十二卫中的骁卫,由她领十二卫上将军一职,亲率。连她去世后葬礼,都以军礼葬之,时任天策上将的太宗亲自主持。朝廷还特意从《周颂|我将》中取“日靖四方”中靖字为她作谥,足以见对她的尊重。

族中有这样优秀的先辈在前,姚知微与有荣焉。国亦自其始,开女扮男装之风气。

当然,这里面也有太宗的功劳。毕竟,长宁公主是太宗一母同胞的姐姐,其势力对太宗后来上位助力不小。加之太宗元后也是见识过人的巾帼,在兵变前也着男装,替太宗激励士兵,鼓舞士气。

太宗爱重这两位亲人,登基后重新修史时,对她们的行为多加称赞。时人皆崇,妇人尤以能女扮男装为荣、骑马出行为傲。此习沿袭至今,所以大虞有了女扮男装的风尚。连当年姚元睿出于私心封她为王,都搬着长宁公主的功绩来堵那些反对者的嘴。 ', ' ')

最新小说: 皇子妃她只想致富[美食]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旋木尽头 七十年代漂亮绿茶 太后的现代追夫记 言官总是被杀 等风有声 我以为我拿的救赎剧本 先婚后爱文妖艳小妾她咸鱼了 他的替身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