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折腰 > 第247页

第247页(1 / 1)

('

“让我也尝尝?”不待原济回答,陈迫不及待地走到主位上,拎起啓封的那坛,回到了自己座席上。他给自己满上一碗,一饮而尽后,满足地喟叹道:“好酒!”

原济转不以为忤,将自己那碗凑到鼻子前,含笑道:“剑南烧春,名不虚传。还是蜀中的山水好,既能养人又能孕物。”

“哪里的山水都能养人孕物,各有不同而已。原家既然选择了上船,公子就不要再同本王卖关子了。”姚知微敲了敲桌面,“蜀中物産丰饶,今既已恢複太平,商路渐畅,这盐、铁、酒之资,还是易以粮、币为好。”

大虞沿袭前朝之制,于盐、铁、酒等物资的管理上并不严格,只设使取税而已。虽有官营,但并不禁民间买卖。然剑南连年兵燹,战乱平后百废待兴。如今,朝廷是下旨免去了蜀中的部分赋税,可各州县的衙、驿、仓以及残旧的官道,还需要地方自筹修葺的开支。

不过一道的军、民、财、政之权,节度使尽可染指。只是本朝立国以来,实施的都是与民为便的“租庸调”之法,苛捐杂税,是能免皆免。尽管时至今日,均田制逐渐瓦解,赋税徭役之法弊端愈显,但姚知微也无法大刀阔斧地改革此制。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

帝颁国掌,她不在其位,若想谋其政,只能另辟蹊径。

“那是自然,暂不论崔、何两族与您的姻亲之故,这买卖原家也是要替殿下做的。”

原济转身,看着一门心思喝酒的陈令丰,缓缓道:“早年陈家谪迁陇右,而今代王移居东南。有此两翼振于外,殿下这只凤凰何愁东风不来?常、彭、王三氏,素无我等世家风骨,此等见风使舵之流,原家自然不会与其为伍。”

“只是在商言商,殿下这利……可否再让一分?”

姚知微笑而不语。

陈令丰放下酒碗,脸不红心不跳道:“原公子,你们家主都已经答应了。陈、原各占三分,蜀王所资最多,当得余下利四分。且陇右、剑南两道,皆会为原氏行方便。两道的军资采买,亦委半数于尔。这些……可都是肥差。”

“原家是原家,我是我。”原济单手托碗,在清酒盛出的火色里,目光迷离,“殿下志在青云,奈何身束一隅,微服出行多有不便。今陛下昏聩,闭目塞听,去年秋竟听信常相之言,罢科举而行荐举。”

“此法固然可利世家,然自太宗以后,举试亦成定例。经年日久,已入人心。而今,天下多饱学之士。当这些人入仕的路被堵死,大虞离内乱之日也就不远了。”

“机不可失啊,殿下。网罗英才,宜速图之。南北,需一视同仁才行啊!”

“原子益?”姚知微起身,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遍,这才微笑道,“你怎知,本王在北方无人可用?”

“黄河以北,尽天子潜邸旧人。殿下现在虽然能除掉岭南的刘集,但对河东、河北两道之地,怕是鞭长莫及吧?”

姚知微颔首:“不错。”

陈令丰又给自己满了一碗,边吃边道:“你们原氏虎踞丰州,两京一贯以‘北夷’鄙之,也算是北方的‘地头蛇’了。”县诸夫

“是。”原济点头附和道,“我知殿下用人取才,不问出身。倘若殿下肯予一分利我,济愿为驱策。”

陈令丰撂下筷子,倚着酒坛歪头看他:“原家也是七大世家之一,你的出身并不低。怎麽想不开,要上赶着给我表姐做门客?”

“奴婢之子,谈何身份?”原济自嘲一笑,举碗,仰头满饮。溢出的酒水顺着他的下颌流动,划下一条不甚清晰水线。陈令丰坐直了身子,瞪大了眼睛,看他是否真敷了粉。可惜,一眨不眨盯了半天,也没看出什麽异样。

那他怎生的这样通透?

可真是活生生的玉人……

“咣当”一声,酒坛随着他前倾的动作从矮几上滚落。坛里仅剩的一点底子,顺势擦着坛口尽数洒了出去。铺在地上的那绵软厚实的氍毹,颜色深浅顿时不一了。立在帐中的姚知微与原济不约而同地调转目光,像陈令丰看齐。

“不——”只见他扶额,痛心疾首地喊到,“我的酒!”

第119章 涉险(三)

荒山野岭的风格外喧嚣, 帐外竖着的大旗被吹得猎猎作响。巡逻的布衣甲士脚步轻快,但耐不住走动时腰间悬挂的剑鞘与衔着铜环带銙相擦,发出锵锵之音。

殷姒躺在床上,没有一丝困意。

倒不是外头不绝的风声和偶尔经过的金声太大, 而是陌生的地点总会令她感到不安, 哪怕帐外守着的是姚知微的亲卫。 ', ' ')

最新小说: 在你眼中,我格外好看 让你代管花店,星际灵植复苏了? 惭愧(1v1,H) 顶流女王是神棍 穿成龟,她靠挨打拉满防御 春生草 非理性情愫 致繁星 小眷属 闪婚老公白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