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折腰 > 第278页

第278页(1 / 1)

('

“是啊大人,您看……”

常彧自交椅上起身, 握着沉香如意的柄,一一从两位侍郎的脸上指过:“放肆!”

他大喝一声, 吓得隔案而立的两位侍郎缩了缩脑袋:“赖陛下厚德,文武尽职, 今大虞境内风调雨顺, 百姓安居乐业, 哪里有什麽天灾人祸?”

“且地动于剑南黎庶来说, 不过是家常便饭。”

“咱们坐镇在那的蜀王殿下德才兼备,岂止知效一官?”

“人家既然能解决剑南遗留七十二年的叛乱问题, 这点小事想必也用不着我们费心。而且,陛下前日下旨, 说要大修翠微宫,以避暑气。距离夏至可没多少时日了,户部和工部这会儿忙得团团转,哪里有功夫去管赈灾?”

“这……”

常彧收回手中如意,重新坐回交椅上,倚着靠背斜瞥二人,散漫道:“天下枢要,尽在本官。你们画押照办就是,天塌了也砸不到你们头上。”

“是、是……”两位侍郎在常彧轻蔑的目光中,点头哈腰。其中一位,连他灰白的鬓角都被生出的汗水给溽湿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自太子被废后,姚元睿又借机打压了一波立场不同的世家,尽收其权。此后七年中,立国至今的三省长官议事制度形同虚设。原政事堂改称为中书都堂,中书省一家独大,门下、尚书皆沦为附庸。常彧这位中书令,实际上成了大虞唯一的宰相。事无大小,必先经他过目然后呈上。

谁让常彧深得天子信任呢?

废太子一案,他有出谋划策;惩治世家时,他又临阵倒戈。常家从七姓中最不起眼的那个,一跃成为当今第三,离不开常彧的用心钻营。

而且,常彧一向擅长揣摩天子所好。他深知,今上出身低微,骨子里极其自卑。偏偏一衆世家自持甚高,在朝堂上,那些出身名门的元老对这位君主毫无客气可言。太子册立后,那些老人便愈发无法无天。毕竟,于他们而言,太子才是流着世家血的储君。

但姚元睿能坐上那把椅子,并非全靠运气。太子按照世家期望的样子成长,颇具圣君之像,于民间声望甚高。这在姚元睿看来,是无法忍受的。臣下愈是满意的太子,便愈发为皇帝所不容。

太子势大,威胁着君父的地位。储君本人,更敢在朝堂上公然顶撞天子。联想到姚虞皇位的更叠多伴随着血腥,以姚元睿那种多疑、脆弱、自卑的心理,自然不肯坐以待毙。所以,他联合常氏、王氏,给世家之首陈氏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储君谋逆,也罪不容诛。

先一记既是敲山震虎,再一记驱虎吞狼,不仅陈家元气大伤,剩下的那些世家间,也出现了难以修複的裂隙。

大概是前半辈子受够了那些逆耳忠言,大权在握没人敢指指点点的感觉,让姚元睿整个人都飘了。之前尝试靠提拔寒门打击世家的进展太慢,效果也微乎其微。所以,他自认为找到了更为有效的方式——分而化之。

擅长见风使舵的常彧就这样入了他的眼,两人一拍即合。扳倒太子后,这段旧日的君臣之谊也跟着水涨船高。姚元睿急于享乐,做他的太平天子。仰承祖宗之基业,大虞四海谧然,加上前三十年他委实有一展宏图的决心,治政勤恳,宇内晏清。所以,他这点心愿太容易满足了。

自泰和三十一年间废太子、迁陈氏后,姚元睿的心病也医了。曾经那些和他唱反调的老家伙或咽气或还乡,明堂之上,大虞立国以来的忠谏之风销声匿迹,天子真正做到了“唯我独尊”。毕竟虎毒不食子,谁能想到这位皇帝真的忍心和亲子撕破脸,连表面上的父慈子孝都不屑去装一装呢?

哪怕本朝太宗弑兄、穆宗迫父,这子对上父、父对上子,也从来没有争至你死我活的境地。就算是翻遍史册,似乎很难找到一对水火不容到不共戴天的父子。为了继承大统的自相残杀,也多半发生于手足之间。

姚元睿他,真是冷血……

添了柴的炉子又开始噼啪作响,一缕极淡的炊烟轻轻袅袅,在帐中盘桓。闭目养神的姚知微被这股烟火气一熏,觉得嗓子愈发难受,不由敲了敲床边的木杖,发出声响,引人进来将那炉子给擡了出去。

她刚用过饭,又喝了药,脑子昏昏沉沉的。姚思嘉等人怕打扰她休息,早早退去。只是,姚知微还是睡不着。她虽然觉得身上的痛楚减轻了些,但是心中的烦闷仍无处发洩。

殷姒的古怪她不愿意去想,但被激起的好奇心难以轻易按下。索性想些其他的事分散注意吧,姚知微如是对自己道。但前有姚知晦的纠缠、剑南道的地动,后有姚元睿的多疑、王贵妃的掣肘。她想要瞒着长安那边在蜀中养精蓄锐,仍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 ' ')

最新小说: 让你代管花店,星际灵植复苏了? 惭愧(1v1,H) 顶流女王是神棍 穿成龟,她靠挨打拉满防御 春生草 非理性情愫 致繁星 小眷属 闪婚老公白算计 恃宠而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