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姒揭开砂锅的盖,迅速对着微红的指腹哈了一口气,捏上了耳朵尖:“跟春玲学着炖了莲藕排骨汤,听说殿下喜欢。只是我学的不好,希望殿下不要嫌弃。”
姚知微温声道:“不会,本王不挑食。”
嫌弃什麽?
自泰和三十一年遭逢巨变后,姚知微几乎再没有享受过“家”的温馨。偌大的王府上,和她血脉相连的只有思嘉。除了偶尔宴请臣僚赶上佳节,府里会热闹两天,平日里,王府是十分冷清的。或许她都没有真正体会过“温馨”这种感觉,毕竟帝王家不一定有真情。姚元睿从前惺惺作态时,应该很累吧?
这几日,殷姒每天都来送晚膳,到让她隐约生出几分期待。虽然殷姒是初学,但有春玲在一旁帮忙,炖出来的汤,味道也还不错。就是卖相可能差一点,但瑕不掩瑜。
汤稍微有些烫,姚知微舀起一勺吹了吹,才送进口中。殷姒满怀期待地望着她,目光如水:“殿下觉得怎麽样?”
“汤汁香浓,白里透红。莲藕粉糯,排骨软烂。”姚知微毫不吝啬地夸奖道,“很好,已经可以和春玲一较高下了,不过……”
姚知微搁下勺子,眉头紧锁:“你的手指又受伤了?”
明明地动时受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前两日便不再上药缠指,今天却又包上了。
“我不太会使菜刀……”殷姒低下头,怯生生道。
姚知微心下了然:“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本王本不该置喙。但比起能喝到你亲手做的汤来,本王更希望你平安无事。”
“‘术业有专攻’,殷姒,本王不缺这一碗汤。”
自己的语气在不知不觉间加重,姚知微也没有察觉。在她近乎严肃的语气中,关怀的本意极易被误解。好在殷姒跟姚知微在一起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刚好处在摸清她脾气的临界点。
譬如殿下没有刀子嘴,却有一颗豆腐心。
公私分明,外刚内柔。
她对越是亲近的人,讲起话来便越不客气。
“是。”思及此,殷姒乖巧地点头,眼里并无半分不满。
“坐下一起吃。”
“嗯。”
姚知微邀殷姒坐下,礼尚往来,也替她盛了满满的一碗。两人食时不言,所以屋子里只有碗勺清脆的碰撞声。姚知微一边吃一边反省自己是不是话太重了,殷姒则想着得抽空去看看刚回来的姚思嘉。
另一边,姚思嘉沐浴完,换过干净的衣物后,便一头扎在了诸葛默的床铺上,睡了个昏天黑地。还是肚子里的馋虫饿得厉害,她才不情不愿地醒来。
体贴的诸葛默早让人备好细汤饼,就着熬好清汤的趁热下了。所以姚思嘉一醒,在床上没赖多一会儿,热乎的面就端上来了。因为不赶时间,所以她细嚼慢咽。诸葛默则握着一卷书,坐在一旁,借桌灯的明光翻阅。
姚思嘉吃完最后一筷子面,抿了口汤,慢吞吞问:“在看什麽啊?”
诸葛默头也不擡道:“图纸。”
“图纸有我好看?”
“没有。”
姚思嘉小声嘟囔着:“那你还看得那麽入迷……”
诸葛默从书页中擡起头来,望向她,认真道:“可我不好意思总盯着你不放。”
“你——”姚思嘉偏过头去,脸红红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那碗面暖了身子。她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刻意躲避着诸葛默的视线,声音含着一种软怯的娇羞:“本郡主大人有大量,许你看个够。”
诸葛默闻言,折起书页的一角,合上,放下。而后微微一笑,果真撑着脑袋看她:“恭敬不如从命,多谢郡主成全。”
第153章 认真(一)
连续下了两天的小雨, 终于在姚思嘉回来的次日收晴。
碧空如洗,灿阳高照。栖迟阁的芭蕉抽了两片新叶,一舒一卷。月到轩的合欢又蘸两分朱颜,再续相思。王府后宅的池塘里, 芙蓉出水, 莲叶扶风。放眼望去, 端的是灼灼映日、亭亭吸睛, 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 如此美景,却没有人分心去欣赏。
湖心亭中,殷姒与姚思嘉相对而坐。两人面前摆了盘新鲜的瓜果, 手边刚沏的花茶尚有余温。
殷姒双手握着茶盏,看向对面闷闷不乐地姚思嘉, 温声问:“思嘉, 你不开心?”
姚思嘉垂头丧气道:“嗯。本来能跟少言姐姐见面,我很开心。可这才刚见面, 她就说她要走。姑姑要走,你也要走, 她也要走,只有我得留在锦官。”
“只、有、我。”
“虽说我早就习惯了留守, 但是还会觉得难受。”
搁以前, 这种事, 姚思嘉习以为常, 也不会太难受。毕竟姚知微那时忙着平叛,姑侄俩见面的时间极少。她也还也没发觉自己对诸葛默的喜欢, 究竟是哪一种。殷姒呢,还没出现。所以牵肠挂肚的思念, 也就一份而已,名为亲情。先诸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