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折腰 > 第376页

第376页(1 / 1)

('

姚思齐闻言轻叹:“马上就到蜀中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去回陛下,就说代王抗旨,等到了锦官任他处置。”

“殿下,这……”骑兵话都说不利索了,转头望向陶定。

陶定沉声道:“兵谏主要责任在我,殿下是陛下之孙,万万不能背这不忠不孝之名,还是我亲自去回禀陛下。”

“不用了,陶将军,”尖锐的枭啼自天空中划过,姚思齐定睛一看,波澜不惊的眸子掀起了涟漪,“姑姑到了。”

“什麽?”陶定侧耳,果真听到了人马的声响。

马蹄落在泥里,刚往下陷就被拔出。车轱辘碾开了地面,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辙痕。此次迎驾的卤簿虽然从简,声势仍然算得上浩大。

明黄的大纛龙旗率先出现在视线中,紧接着是连绵的黄麾大仗。鼓仗在前,其次是辟邪的四象旗队,再就是殳仗和步甲。姚知微驱马走至仪仗前方,诸葛默率领一干将领跟在她后面。

姚思齐眼前一亮,忙策马上前:“姑姑!”

小道狭窄,仪仗见状,纷纷避让。

姚知微穿着亲王方许服的雪青色圆领袍,腰围九环玉带。脚踏六合,冠幞,端坐于青骢马上。微风轻拂,她身后旗帜飘扬展蕩。随着座下鬃毛剪成三花样式的千金驻蹄不前,身后浩蕩的大军亦止了步。

“思齐,陛下安在?”

衆目睽睽之下,姚思齐就这样跑过来,实在有失体统。姚知微高声问询,正好替他找了个台阶。

姚思齐一点就通,当即答道:“陛下圣躬安,请蜀王殿下下马,随我接驾。”

姚知微拱手相让:“臣遵旨。”

见蜀王跳下马,两边骑马的将士都不敢安坐,纷纷跟着站在了地上。诸葛默等人低头跟在姚知微身后,在姚思齐的带领下走到了天子的车架前。马车才停了这麽一会儿,车轱辘就已经陷在了泥里,碾出两道深深的辙痕。

“陶将军。”

“蜀王殿下。”

姚知微和陶定见过礼,疑惑道:“陛下的车里还有别人?”

陶定点了点头:“万家宝昏倒了,陛下不忍弃之,所以把他安置在车里。”

姚知微面色一肃:“陛下重情,天下之幸。”

陶定和姚思齐对视一眼,齐齐侧身,让她走上前去。姚知微对着停在泥泞中的马车欠身,姿态放得很低:“臣姚知微接驾来迟,请陛下治罪。”

马车内的姚元睿早已心灰意冷,可如今的情况,他想好好活下去,就必须要配合外面的姚知微。他思忖片刻,终究还是压下了心中的愤怒和不甘,有气无力道:“来了就好。”

“社稷罹难,朕心不安。然康贼来势汹汹,朕值花甲之年,实在无力应对。幸而太子已立,能替朕留守长安,守祖宗基业。”

“朕此次仓促驾幸蜀中,一为避祸,二为让贤。知微,你身为宗室之中的佼佼者,来日,一定要替朕好好辅佐新帝。”

让贤?

姚思齐捏紧了拳头,很想问问老皇帝这是什麽意思。然而挡在他前面的姚知微却跟没听懂姚元睿的言外之意一样,俯首称是:“知微既为陛下之臣,又为陛下之子,承蒙厚爱,得有今日之绩。国家蒙羞,知微万死不敢辞其劳。更何况替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

“蜀中自闻康靖忠反后,就聚集义军数十万。只待陛下一声令下,臣即刻领兵出川,蕩平叛贼,收複河山。”

姚知微的这番话义正辞严,听上去就像是在宣誓。然而字里行间,丝毫不提方才姚元睿所说的“辅佐”和“新帝”,摆明了同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场之人大都是武夫,直脑筋不懂弯弯绕绕,听了只蜀王的发言只觉得热血沸腾,并不知晓其中的机锋。

姚元睿被她这麽不冷不热的一挡,顿时哑口无言。姚知微乘胜追击,恭敬道:“请陛下移驾,随臣前往锦官。”

“……”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姚元睿忍了。待他下了马车,看见姚知微準备的迎驾仪仗时,心中的怒火便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恐慌。

大虞的卤簿形制是朝廷所掌,亲王如何知道皇帝出行的具体规格?

而且姚知微早年在西山朝元阁,后来在蜀中,并没有参与过皇帝的巡游,按理来说不会知道这般机密。毕竟他此次是仓促西行,根本来不及提前三个月通知蜀王接驾,所以完全没有礼部移交文书这环。就算历朝历代的帝王仪仗相差无几,可等级森严,哪怕是有实权的亲王,也不该备有卤簿……

除非,那人早有反心。

所以姚知微这就开始示威了吗?

', ' ')

最新小说: 伯爵夫人来自大清 柯南之酒厂都是我马甲 超神道主 从拳赛开始打穿东京 希望下沉 顶流表里不一 灾变三百年 给城市的歌 国家重器 我就是要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