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折腰 > 第382页

第382页(1 / 1)

('

“转眼就五月了,太子还真是能撑。不过长安人口百万之重,储备的粮食再多,怕是也不够全城耗上三月。除非,他不把百姓当人。”入蜀后的姚思齐并既陪姚元睿住在山庄,也没有随陶定返回长安,而是来到了蜀王府。

支走陶定并不容易,好在他这人一根筋。与姚元睿相反,陶定也别重视骨肉亲情。所以在他眼里,父女之间没有隔夜仇。而且蜀王在剑南十四年间,兢兢业业,将原本千疮百孔的蜀中治理的井井有条,这是大虞上下有目共睹的。

姚知微既未负朝廷,亦不愧君王,称得上忠孝两全。陶定佩服这样的女子,更怜悯她曾经的遭遇。因此,姚思齐只是稍微添油加醋了一番,这位忠心耿耿的将军便选择折返护京。毕竟他的妻子儿女尚在京中,倘若城破,生死难料……

“山南节度使不从王令,贸然行动,兵败如山,导致山南道北部失陷,是援军无法速至的天然的借口。”

“只是拖得太久,在失地苦苦求存的百姓恐会心生怨怼,对王师不利。而且长安乃龙兴之地,若真让康靖忠占了去,我方士气受挫。再者,换作我们攻城,面对牢固的千年之都,恐怕也会久攻不下。”

姚思嘉将目光放在舆图上,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担忧:“更何况叛军开始变得残暴,城中太多手无寸铁的百姓。我怕姚知载没有死在叛军手中,先遭殃的是那些……”

姚思齐打断她:“堂姐,这是战争,战争本就残酷。死人再正常不过,这是必要的牺牲。”

“……”姚思嘉听到这句话面上很是平静,但她心中却早已掀起了波澜。

“显而易见的道理,我当然明白。可明白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

姚思齐抿了抿唇:“这是政治,不是单纯战争。”

“是,”姚思嘉回头,望向坐在椅子上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的姚思齐,心情忽然沉重,“虽然康靖忠的反是大势所趋,但它燃起的战火难以波及真正的权贵,可却能轻易将黎民吞噬殆尽。”

“民者,天下之本。姑姑欲取天下,安能坐视苍生之苦?”

姚思齐不以为然:“兴亡百姓皆苦,他们的命半点不由己,这并不稀奇。”

“堂姐所言固然在理,可这世上有些事情很複杂,光凭一个‘理’字是讨不到好的。”

“他们注定要做乱世里道旁的饿殍、荒野的白骨,其因并非只在姑姑。”

姚思嘉淡然一笑,目光闪烁:“我当然知道,其因,在陛下,在百官,在康贼,在姑姑,在你,在我,在所有心术不正的上位者。明知不可而为之……大家都这麽问心无愧吗?”

姚思齐知她是看过了这两日的奏报才动了恻隐之心,只当是女子天生感性,容易伤春悲秋,并不放在心上。那些白纸黑字,在他眼里不过是寻常的数字。毕竟姚元昭“言传身教”,证明了皇家争斗不讲亲缘,你死我活才是常态。只要能赢,名总有机会洗。

姚思嘉不仅是她堂姐,更是将来和他竞争天下的对手。这一点,是姚知微早就说过,所以他对姚思嘉的想法还是挺在意的。只是他没想到,姑姑那麽雷厉风行的,跟在她身边的堂姐却是如此“优柔寡断”。虽句句在理,却毫不实际。

天生的政治动物,就应该是冷血无情的。

“你们两个来得倒早,在聊什麽呢?”天渐渐热了,午憩后的姚知微换了一身姜黄色的缺胯圆领袍,端着一盏温茶走了进来。

二人齐齐起身问安。

姚知微径自坐下了,随即用目光示意两人落座:“今日的奏报都看过了吧?康靖忠之子康啸,大破淮南、江南两道两万精锐先锋。看来除了陇右、剑南、岭南三地,其余四道的士兵都是软柿子。”

姚思嘉点了点头:“回姑姑,已经看过了。目前北上的王师都没有作战经验,猝然对上康靖忠麾下的虎狼,兵败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康靖忠自己已回师洛阳,正盯着东京宫殿的重建。而康啸所领的,正是他撤回去的一支蕃兵。”

“听说康靖忠已经準备登基,日子就挑在六月初六。其手下正在辖地中四处抓匠人、织工,準备赶在六月前缝制龙袍和新朝廷的官服。”姚思齐补充道。

“姑姑,我担心长安陷落,姚知载恐怕也不会死。”姚思嘉思虑再三,还是开了口,“我若是叛军,定生擒太子,押于阵前,以退朝廷之师。”

“毕竟姚知载是储君,其余道领兵的将领多少会顾忌这一点。更有甚者,说不定裹足不前。而且康贼亦可凭此保持军心士气,挥师南下。” ', ' ')

最新小说: 太后的现代追夫记 言官总是被杀 等风有声 我以为我拿的救赎剧本 先婚后爱文妖艳小妾她咸鱼了 他的替身太太 作精公主穿书后 重生世子悔不当初 妧妧 穿成影帝家的小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