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竖她是不会一辈子在宫中的,萧询业已对她许诺。
如若不然,她根本不会应允这桩婚事。
“爹娘那儿,应该还未知晓罢?”
齐帝立后,消息传到徐州还需时日。
瑜安道:“队伍明日会动身。”
宫廷聘礼,除过靖平王府,萧询另如数备了一份送往徐州叶府,不失礼节。
叶琦铭瞧妹妹在写给爹娘的书信,仔细交代与齐帝的婚事。他瞥了一眼,此所谓春秋笔法,避重就轻,不该说的恩怨纠葛是半句未提。
未免双亲起疑,妹妹多加润色。她方写到的是围猎场上,她和齐帝遭豺群袭击,共同脱难。
叶琦铭笑道:“爹娘读了信,只怕都要以为你是和齐帝情投意合,两心相许。”
瑜安握笔的手一顿。
叶琦铭毫无察觉,担忧道:“不过婚期赶得如此近,可能备办妥当?”
靖平王府已单独辟了院落,他这一月都住在王府,多少帮着操持些事宜。
册后大典有条不紊地备办,叶琦铭惊奇地发现,许多大婚礼器物件礼部早已准备妥当,包括赐给王府的礼单,都是现成地从宫廷府库中搬出。
他听礼官提起,陛下看重王府与嘉懿郡主,又是登基后才大婚,立后典礼之隆重为几代之最。
靖平王府上上下下忙碌,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礼节酌情合于一处,礼部官员更是一日三趟登王府大门。
叶琦铭为妹妹的婚事尽心尽力,从不让这些俗事搅扰妹妹。
瑜安在自己院中用午膳,萧询陪着,微不可察地叹口气。
御膳房特意炖的乳鸽汤,她是半口都不愿喝。
饮食上本就挑剔的性子,有了身孕后,更是难以琢磨。
萧询舀了勺汤,里头配了好些滋补药物,和鸽肉一起炖了许久,御医叮嘱该喝些的。
只是他一想喂,瑜安便掷了象牙箸,索性什么都不吃。
堂堂帝王拿她无可奈何,万事皆顺心意。午憩时分,等瑜安睡下,方出了韵华院。
坐于前厅中,帝王笑着感慨道:“最近脾气是越来越大。”
顾昱淮稀奇:“没有啊。”
瞧齐帝日日往来王府,已然看惯的叶琦铭也摇头:“未觉得啊。”
萧询:“……”
合着是只对他一人使性子。
唉。
也挺好的。帝王真心实意,如是想道。
第96章 大婚
原以为瑜安还睡着, 萧询临回御书房理政前,又去寝屋中瞧了瞧。
高进含笑,总归还有五日便至帝后大婚之期, 省得陛下日日来往。
午后的暖阳透过帷幔落入屋中,隐隐绰绰。
听见内室门边的动静,瑜安将信纸收于枕下。
“醒了?”
帝王一身海青色华纹常服,同色的青玉冠愈见温润。
瑜安墨发披拂, 身后靠着一枚软枕。
萧询于榻边坐下, 握了握她的掌心, 微有些凉。
瑜安垂眸,尚不知是不是有孕的缘故, 她近来总有些愿意叫他陪着。
直到暮色如金,晚霞绚烂, 帝王御驾方转回宫中。
昭宸宫书房内点了半夜烛火。
要紧的事务午前已阅毕, 待更鼓响过一声, 白日里搁置的其余政事亦处置如常。
月儿圆了又缺,清冷的月辉映照着案上那封未寄出的家书。
瑜安披了寝衣,那日兄长无意间提及,她便重新写就了一封信。
可思来想去, 最后落笔, 仍是相差无几。
虽非满月,今夜月光皎皎。
瑜安支着下颐,瞧着这封向爹娘胡诌, 交代婚事的信笺。
倘若……边关那一箭后, 她与萧询没有代郡往事。
徐州失陷, 她如常到了皇都。
当真能如信中所言,渐同萧询两情相悦么?
她看不透。
……
府中婚事, 小叔叔与兄长一应未让她操心。
不过短短十日,六礼齐备,还是让瑜安觉得不可思议。
立后的婚仪礼部前岁便开始着手预备,哪怕婚期骤然紧凑,亦全然无碍。
至于靖平王府,顾昱淮笑笑,同叶琦铭说了段旧事。
宣和四年,春猎前后,小皇帝已有立瑜安为后之意。
只待一举平定福王府叛乱,便要昭告天下。
他那时稍有讶然,历来北齐帝后,皆为世家高门女子。
小皇帝执掌朝局,若迎世家贵女为后,对于稳定朝局大有裨益。
若非近一年相处,他已对瑜安稍有熟悉,他都要以为宫中的容妃惑主,小皇帝色令智昏。
“想清楚了?”他问道。
兄长离去前,对小皇帝的婚事多有考量,也叮嘱过他稍稍看顾些。
小皇帝只是淡淡一笑:“王叔可能答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