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页(1 / 1)

('

遗诏国家重务都由皇太后张氏处置。

当时外廷传言,张太后欲立襄王为新帝。

张太后立即在乾清宫召见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宣布太子朱祁镇为新皇帝。

杨士奇等人都呼万岁,张太后立襄王的言论才得以平息。】

说到这里,陈曦重重的叹了口气。

【如果说这个传言是真的,那该有多好。

哪怕是我们并不知道襄王到底是个什麽样的性子,登基之后会做什麽……

但是纵观上下五千年的皇帝里,都没有什麽能跟朱祁镇并驾齐驱的烂人,

这位襄王上位,应该也不会离谱到哪里去吧?】

朱祁镇脸黑的不能再黑了。

他现在看着下面的臣子们,觉得每一个眼中都带着鄙夷,都想要把他给拉下来。

他知道自己在出征之后他的所作所为十分让臣子们心中有疑惑,所以才会做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是没有人敢真正的说出来,哪怕他做那些恶毒事的时候,也没有臣子敢贴着他的脸说一句“陛下您可真无耻”。

所以朱祁镇也觉得自己没什麽问题了。

现在陈曦却要开始揭开他的遮羞布了,这让朱祁镇如何是好?

【因为朱瞻基去世的太早,所以朱祁镇九岁就继承了皇位,改元正统。

朱祁镇生于宫中,作为明宣宗朱瞻基长子的他是明朝开国后第一个生于父亲登基后的皇帝,

也是一出生即确保储君资格的皇帝,在出生不到三个月后的宣德三年二月初六日就被立为皇太子了。

所以说,这立长子的习惯真的要不得。

在朱祁镇这上面真的是把这条打脸的够够的。

朱祁镇稍大后,朱瞻基便命近侍啓蒙他读儒家经典。

这一啓蒙不要紧,让朱祁镇和他人生最重要的人给捆绑到一起了。】

朱瞻基:“!!!”

什麽人,所以到底是什麽人?

【这个人便是东宫局郎王振。

王振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传闻他自阉入宫,是宫中少有的有学识的宦官,被尊称为“王先生”。

朱祁镇也不例外,只叫他先生而不叫名字,对他十分敬畏。】

【刚刚我也说过了,朱瞻基继位的时候太小了,虚岁九岁,实际年龄只有7岁多,他根本无法处理政务。

在朱祁镇即位后,张太后便被尊为太皇太后,虽未垂帘听政,但“委政阁臣,从中主之”,仍发挥其影响力。

朱祁镇从正统元年三月起通过经筵学习经史,政务则委任“三杨”——也就是阁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勋臣张辅和礼部尚书胡濙来处理。

另一方面,王振因受到朱祁镇的宠信而迅速升职,在朱祁镇即位八个月后就被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与掌握票拟权的阁臣互相制衡。】

【王振起初不露声色,并与“三杨”为首的辅政大臣关系融洽。

他曾在张太后带着朱祁镇去功德寺拜佛时巧妙阻止此事,

又在朱祁镇与宦官踢球时进行劝谏,由此来博得“三杨”的好感。

这个时候的王振看起来还是温厚纯良的,

但是能自宫把自己送进宫里的狠人,又怎麽可能这麽单纯呢?

太皇太后张氏也注意到了王振,想要制衡一下他的力量,

曾在正统二年召见“三杨”及张辅、胡濙,要求朱祁镇听他们的话,一切事务必须五人赞成才可施行。

随后王振进入,太后即以宦官“祸人家国”为由要赐死他,朱祁镇跪地为之求情,王振才免于一死。】

陈曦感慨:【就怎麽说呢……在祸国殃民这件事上,男人的天赋真的比女人大多了。

按照古代男人的逻辑,女人是什麽都不懂的,国家大事如果有女人的参与那简直是要了命了。

一群老夫子们不把柱子撞个血流成河那都是他们不够忠心。

但是现在这麽一个死太监连女人都看出不对来了,男人呢?

还跪地求情,你真应该跟他一起去了啊……】

嬴稷:【……噗。】

又是他忍不住笑出来了。

陈曦在一开始的时候,或许是因为他这重孙子太争气了,个人情绪听起来比较少。

基本都是等他们说完才开始说的。

但是可能是说得多了,也可能是这个皇帝实在让人生气,陈曦的情绪化内容更多了。

不知道别人怎麽想,反正他是听得挺有意思的。

甚至觉得陈曦可以多来点。

比单纯的挺夸皇帝有意思。

他是单纯的觉得有意思,并不是真的就那麽想听其他皇帝的坏话了。

', ' ')

最新小说: 不乖(高H,1v1 强制) 黑月光靠骗心苟命(古言np) 偷光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