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高悦行拖着脚步追了出去。
高夫人却回了房不肯见她,命人拴了门,夏末秋初的夜里,蚊虫最是狠毒,高悦行近来停了身上的香,细皮嫩肉的净招虫子,手腕、脖子上很快多了几处痒痛的咬痕。
院里的姑姑看不过眼,进门劝了一阵子,又出门拉着高悦行往回走,让她快快回屋歇着,明早再做打算。
高悦行见到母亲的房中熄了灯,只好暂且离去,回了自己的闺房,调制了药膏,抹在被蚊虫叮咬过的地方,又在窗前和帐下悬挂了驱蚊的香袋,略躺了一躺。
高悦行不几日便要进宫了,现下是看一眼少一眼。
高夫人哪里真狠得下心,还不到二更,便自己提着灯来了。
高悦行似乎早就料到她要来,和衣躺在榻上,眼都没合,听到动静便起身迎到门外,轻轻唤了一声:母亲。
高夫人揽着她进屋,说:时间紧,我让人给你收拾些常用的衣物首饰,你现在长大了,不比小时候,娘亲教不了你什么了,你比娘亲还要厉害,都能帮着你父亲办案了。
高悦行体味了半天,总觉得母亲话中一股浓浓的酸味。
此情此景,倒也没什么好深究的了。
高悦行在母亲怀里依偎了半宿,次日,又亲自盯着下人们收拾东西。
待到母亲不在跟前时,高悦行走到门外,让他们停了一停,说:差不多得了,又不是进去过日子的,客居而已,最多到公主出嫁,我便能归家,少收拾点。
院中的丫鬟婆子面面相觑,她们都知道,高二小姐向来是个有主意的,既然说不带,那必然不会带,于是草草收拾了一番,按照高悦行的吩咐,只备了一个箱子。
宫里来人比想象中的要走。
高悦行以为怎么也得三五日,谁料,再次日,宫里便来人了。
是贤妃身边的魏姑姑。
高府里一片不舍的伤感中,唯有四岁的高明冬乐开了花。
这个不讨喜的姐姐终于要走了。
家中再也没人故意逗他,抢这抢那的。
高悦悯很生气,觉得弟弟过于不懂事了。
但是高悦行无所谓,她与这个血亲的弟弟本就没几日相处的感情,更何况,一个小孩子他懂什么。在她回来之前,家中所有人都纵着他,捧着他,她一回来,就变着法各种给他找不痛快,他能欢喜才怪。
高悦行对他皱鼻子扮鬼脸,说:不见就不见,反正我也不稀罕你。
高明冬听了这话,笑着笑着,便瘪了脸。
他不喜欢别人可以,却听不得别人不喜欢他。
高悦行才得意了,管逗不管哄,扔下泫然欲泣的小团子,蹬上车扬长而去。
路上,魏姑姑与她同坐在车里。
高悦行问:姑姑,我此番再进宫,可是要先去尚仪司受教导?
魏姑姑板正地回答:高小姐大家闺秀,礼仪是无可挑剔的,贤妃娘娘早已叮嘱上下,您是贵客。
高悦行笑了笑:姑姑言重,可不敢当。
魏姑姑一双老眼滑到了高悦行搭在膝头的双手。
并不是她信口开河巴结献媚,高悦行的一举一动,一行一礼,放眼整个宫中,都无人能挑得出错处。
这个从小便性情古怪的孩子,终于飞上的高高地枝头。
魏姑姑勾了勾嘴角,可天下风云未定,谁胜谁负还未可知,谁敢保证飞上了枝头一定是凤凰。魏姑姑活了半辈子,这一把年纪,离谱的事儿见得多了,匪夷所思的闹剧也多了,她望着高悦行年轻娇美的面容,倒是很期待未来她的下场。
作者有话说:
这卷抻的好长,终于收尾啦。
下一卷进宫待嫁。
今天有点短小,因为忙到没空摸鱼,明天会加加更的,晚安!
第73章
有好管闲事的朝臣向皇帝进言, 襄王年纪不小了,仍住在乾清宫于礼不合,襄王府既已完工, 理应尽快迁入王府。
皇帝翻开折子扫了一眼,扔给许修德。
许修德默契地将折子藏进袖子里,留中不发。
皇帝没了批折子的兴致,朱笔搁到砚上, 道:许修德。
许修德:奴才在呢, 陛下。
皇帝道:你说宫外头的万里锦绣河山到底托付到谁的手里更合适?
许修德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 天下风云变幻莫测, 人也是如此,眼下是什么样儿, 将来未必初心不变, 您正当盛年, 不如耐心再瞧瞧?
皇帝:有理, 朕竟还不如你看的明白。
许修德:陛下您是关心则乱。
皇帝叹息:先帝驾崩之际,病痛折磨得他生不如死,病榻前,他拉着朕的手,一直在念叨,江山局势未定, 他走得不甘心, 朕今日才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许修德觉得皇上说这话莫名有些不吉利, 于是说道:陛下, 您批折子累了, 不如去演武场瞧瞧吧, 咱们小殿下近几日似乎收了心, 不怎么往外头跑了,还把郑家两个小公子请来了玩,听说演武场上可热闹了。
皇帝有了蠢蠢欲动之心,但还未完全动,只叹道:孩子们如今也都大了,还能留得住几时呢?
许修德:再怎么说,父子连心,小殿下他最亲近的,还是您哪。
皇上心理门清,但是有些奉承,是宁肯自欺欺人也愿意相信的。
乾清宫的十二扇门次第而开,皇上摆驾演武场,却没张扬。
许修德说的演武场上热闹,只是婉转一种婉转的说法。演武场上一群血气方刚的孩子凑在一起,岂止是热闹,简直要闹翻了天。
演武场上的红泥今年刚翻了新,又扩出去一大圈,别的倒没什么,最明显的是跑马变得更肆意了。
马蹄翻腾的哒哒声。
箭矢的破云穿风声。
还有女孩在笑。
皇上隔着远远的,便见到演武场方向飘上天一只孔雀风筝,但那孔雀有些不伦不类,漂亮的尾羽上七上八下坠着许多玲珑绣球。
皇上停下了脚步。
破空声响,两只箭同时射出,极轻微地错开方向,各自衔下一只绣球。
郑彦少将军的嗓音如清空烈日般爽朗亮耳我这一招叫双龙探月,漂亮不漂亮?
公主把持着风筝线,瞧着郑彦刺棱八角的模样,觉得他才像一只趾气高扬的大孔雀。
皇上靠近了一看,公主站在高高的石台上,郑彦肩上扛着一只霸王弓,站在她脚下几步远的位置。一个低头,一个抬头,互相对望着说话。
皇上笑着笑着,心里仿佛是想到了什么,饶有兴致的念道:孔雀,绣球
阖宫最懂皇上心意的,还得属许修德,他躬身笑道:公主如花似玉,将来不知谁有那等福气,能雀屏中选,成为陛下的女婿。
皇上瞥了他一眼,道:你将来若是离了朕,去自己当个掌柜的,凭借这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也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许修德腰身弯得更低了,依旧笑盈盈道:陛下又说笑了,奴才的将来,必定是和陛下在一块的。
李弗襄在演武场上可没有那么活跃。
他必定是要和高悦行黏在一块儿的,他不爱动,高悦行更不爱动,于是两个人就蘑菇蘑菇到了边上遗世独立地吃西瓜,他们自己吃西瓜瓤,西瓜皮顺手就喂给马。
皇帝感慨:真热闹啊,今年秋猎也该预备起来了。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皇室狩猎春夏两季皆因万物生长之故,不欲多杀生,秋冬顺应天时才是真正扬我国威的时候。
许修德应了声是。
皇帝转身慢慢地走,说:你膝下没有儿女,你不知道,真正能催人老的不是岁月,而是子女啊
距离陈家的案子过去了已半个多月,高悦行进宫也半月余了。
半个月,宫里安静得很,高悦行此番再进宫,心里其实有别的打算,当年推她入水的那两个宫人,虽已伏法,但她们背后的主子始终藏在暗处,不曾露出丝毫马脚。
该还的都得还,不急在一时。
高悦行在宫里,贴心服侍她的人正是从前的傅芸。
傅芸在高悦行离宫之后,依旧在乾清宫呆了几天,当个不打眼的存在,伺候李弗襄,一段时间后又调回了景门宫,重新服侍旧主,惠太妃。
此次高悦行回宫,是惠太妃特地再将傅芸拨了来,说是体谅高悦行孤身入宫,身边总要有个贴心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