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绝的话刚要出口,但姚知微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微笑道:“姑姑暂时给不了她名分,但可以先给你正名。”
第108章 元正(四)
元正佳节, 天子姚元睿亲领文武百官朝元阁祭天,遣吴王姚知诲亲迎庙祝。十二卫齐齐出动,为圣驾开道。朱雀大街上,旌旃晔晔, 冠盖纷纷。前来一瞻天颜的平民百姓和四方商贾, 将御道两侧围得是水洩不通。
皇城中亦是张灯结彩, 宫人俱换上了崭新的冬衣。宫道上积了昨夜的新雪, 琉璃瓦下冻上了一根根细长的冰锥。负责洒扫的粗使黄门一早便被管事的头儿喊起, 正忙着清雪敲锥。
宫中虽无后,但仍有贵妃掌印,是以礼不可废。姚元睿尚算体贴, 晨起见落雪压竹,特下旨, 不论妃嫔等阶, 一律赐了她们代步的小辇。所以,着金佩玉的美妇纷纷乘坐稳健的四人辇, 慢悠悠地往立政殿赶。
淑妃自然是不去的,王贞的光鲜亮丽, 只会让她想起八年前猝然长逝的皇后……
崔媛拥着手炉窝在软榻上,双目紧闭, 仿佛外面的热闹与她无关。淑景殿的宫人们都被免了一日假, 不知道躲哪过节了。屋里静悄悄的, 只有先前姚知礼送来的已经胖成球的貍花猫, 卧在忍冬纹银薰炉旁的地毯上,小声地打着呼噜。
林澈自立政殿出来, 便掉头来看淑妃。
自打皇后薨了,王贵妃代掌凤印后, 宫里逢年过节的宴会几乎都不怎麽大操大办了,还特意改过时间。一来,贵妃专宠,不乐意与衆妃嫔共享皇帝;二来,皇帝年长,白日里祈福、朝贺等废去大半精力,晚上道乏不来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这全是莺莺燕燕的元正午宴,提前离席并不难。
林澈熟门熟路地来了,她轻轻推开门,又轻轻关上,没想到还是惊醒了榻上小憩的崔媛:“你来了,坐。”
“元正啓祚,万物惟新,臣妾恭祝淑妃娘娘尊体康健,福寿绵延。”林澈双膝及地,端正地行了个跪姿肃拜礼。
崔媛不便起身,只招呼道:“坐吧,皇后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本宫也不喜欢。你既是自己人,这些就免了。”
“就当图个吉利,娘娘身体要紧。”
“罢了,你随意就好。”
“是。”林澈见她同意,这才起身。她先将赤色的狐皮大氅脱了,叠在怀里,这才坐到为她常设的那个软墩上,轻声道:“听说有殿下的消息。”
“前两日,蜀王府的张管事托知礼送进来的信,”崔媛擡眼,以目光示意林澈,不远处那摆在桌面上的几个精致的楠木箱,“还有节礼,你的那份,等晚些,我待会差人送去。”
林澈点了点头:“是。”
但她并不关心什麽节礼,尽管这是八年来姚知微第一次给她送:“殿下南征之行,可还顺利?”
冬日里阳光明媚,透过窗格上厚韧的新纱,变得愈发和煦。崔媛回过头去,带着七分病气的脸仍显得有些苍白。迎上这短暂的温暖,她的声音也染上一丝牵强的笑意:“知微不像她那样心软,自然是顺利的。”
“刘集倒了,知微算是替太子和雍王报了这个仇。岭南节度使成了空缺,所以王贞最近很是活络。”
“南征之行,多亏知微力挽狂澜,不仅解决了六诏的问题,也给剑南诸部找到了新的出路。”
“陛下已允其所请,想来赏赐不会少。就连先太子的女儿,也被姚元睿下旨特赦,封了广宜郡主,册在知微的玉牒下。”
“殿下无事便好……”林澈松了口气,却又难免忧心,“只是殿下如此锋芒毕露,就不怕引起陛下疑心?我只怕君心难测,殿下她……”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淑妃听出了她的顾虑,淡淡一笑,讥讽道:“无须担心。”
“你还是不够了解姚元睿。在权力的斗争中,他从来不把女人放在眼里。”她睁开眼,目光深邃,似要看透这遮风的窗纱,“做男人好啊……”
“可以在朝堂上高谈阔论,可以在沙场上征战四方。”
“可以凭借才华去光宗耀祖,可以凭借身强去仗剑天涯。”
“不必担心被世俗埋没,不必担心被坏人觊觎。”
“不像女人,不像你我。”
“纵然满腹经纶,也终究要嫁为人妇,被命运困在这深深庭院里。”
即便盛虞兼容并包,女子享有的地位比之此前的王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同男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力比起来,她们所有的却不过是九牛一毛。
林澈也跟着惆怅起来:“娘娘怎麽忽然提起这个了?太医说过,您的心绪不能有太大起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