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再做毫无意义的纠结。
他松开手,去接百顺手中那碗小米粥:“拿来吧,我知道该怎麽做了……”
余晖落尽,暮色苍茫。帐中用以照明的火盆,前后添了两次柴。在木头燃烧的哔剥声里,雍素埋头近两个时辰。等她直起腰时,帐内起初淡淡的血腥味都已变得十分浓郁。
姚知微与殷姒仍旧就昏迷着,分别躺在一个胜过一个简陋的架子床上,不省人事。好在两人伤口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污糟糟的衣物被换了下来,身体做了简单的擦洗,终于是没了最初狼狈不堪的模样。
只是在两人煞白的脸上,姚思嘉甚至看不出一点生机。她们原本红润的唇俱失了色,在一层层的死皮中褪成了灰白。四肢凉浸浸的,像是寒风絮雪中濒死之人
“郡主放心,”雍素伸了伸酸疼的腰,对坐在床边,眼皮低垂的姚思嘉保证道,“殿下性命无碍,额上的伤口结痂后,每日敷药,不见太阳,不出两月就好,也不会留疤。”
“就是地下潮湿,殿下身体虽然好,但赶上月事,寒邪侵体,若不好生将养,往后腹痛想必会更加严重。长此以往,恐不利子息……”
“子息……”
姚思嘉握住姚知微冰凉的手,摇了摇头:“姑姑一向不在乎这个,不然每月腹痛时不会宁可忍也不喝药。但落下病根可不行……需尽早动身回府才是。”
雍素点头:“此处缺衣少食,药材补品更是匮乏,殿下待在这儿养伤的确不妥。郡主还是尽早安排车马,把殿下和殷姑娘送回去才好。”
“嗯,辛苦你了。”
姚思嘉起身:“我去外面看看药熬好了没有,顺便让人送些吃的过来。劳烦你在这儿照看一会儿,我去去就回。”
“去吧去吧。”雍素自寻了个地儿坐下,一边捶打着自己的腰一边应。
姚思嘉掀开帘子,便看见一张陌生的脸。
溶溶月色下,原济捧着托盘,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面白似玉,眉目如画,一双眼黑而亮,流盼间隐隐有细碎的辰光。这般颜色,在司空见惯的姚思嘉眼中并不稀奇。只是,纤妍洁白多为妇人之姿。她见过的男子不算多,但却没有一个像眼前人这样精致的。
于是,姚思嘉难免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是傍晚替她带路的原家公子。
“原公子。”她拱手见礼。
“参见郡主。”原济端着药,只略低一低头,算是问安,“药刚熬好,我给您送过来了。还有两碗热粥,您跟那位姑娘先垫垫肚子。淩风和易鸣他俩做了弓箭,去山里找野味了。”
“多谢。”
姚思嘉伸手去接托盘,客套道:“剑南的山区多地动,公子受惊了。”
“不过公子的气色,到是比两个时辰前好多了。”
原济勉强挤出一丝笑:“劳郡主挂怀,在下适才休息了一会儿,感觉好多了。不知殿下的伤……怎麽样了?”
“伤口处理过后,烧也开始退了,性命应当无忧。不过长时间压在地底,饑寒交迫,身体虚弱,短时间内醒不来。”
姚思嘉说着,叹了口气:“等淩风和易鸣回来,还请原公子提醒他俩速来见我。姑姑和阿姒的身子都得好好修养,在这儿诸事不便,须早日回府才是。”
“郡主所言甚是,”原济点头,“外面冷,药和粥凉得快。在下就不叨扰了,郡主先进去吧。”
姚思嘉颔首:“公子请自便。”
第130章 真情(二)
“白粥一碗, 将就一下。”姚思嘉将托盘奉至雍素面前,让她先用。
雍素也不客气,端起一碗热粥,捧在嘴边吹了吹, 漫不经心道:“怎会, 郡主贵为金枝玉叶都不嫌弃, 我又有什麽资格抱怨?”
“话说, 那位和殿下是什麽关系?”
她擡了擡下巴, 意有所指。
“你对圣女什麽心思,她对姑姑就是什麽心思。”
“嗯?”
姚思嘉边说,边用木匙舀起一勺浓酽的黑汁。闻着那勺药散发出来的奇怪的味道, 她不由皱起了眉,但什麽也没问。只静待勺中药变温, 才小心翼翼地捏开姚知微的嘴, 把药给一点一点送进去。
“小心洒了,”雍素喝了一口稀粥, 抿了抿唇,慢悠悠地提醒道, “这些药材可是很稀罕的,不要浪费。只要两只脚没全踏进鬼门关, 都能给拉回来。”
“对了, 给那位姑娘也用一些。”
“她身子好弱, 看起来就是个命不长, 可惜了那张脸……”
“你说殷姒?”
姚思嘉霍然起身,严肃地问:“那能治吗?”
“你知道的, 娘胎里带的无法根治,只能慢慢调。至于情志不畅引起的心气郁结……心病还需心药医, 解铃还须系铃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