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折腰 > 第304页

第304页(1 / 1)

('

发烫的耳朵,灼热的吐息, 剧烈的心跳……

吞下掠夺而来的战利品, 用舌尖抵住上腭。

此刻, 姚知微心中的震撼, 不比眼下茫然的殷姒少。

自己是本性如此, 还是情难自禁?

“……”

“殿下。”迅速平複下来的殷姒轻声唤她,目光虽然柔软,却直击人心。

明明被欺负到脸颊通红、连声音都变了一个调的是殷姒, 为什麽真正害羞的人会是自己?

对上那双此刻波光潋滟的桃花眼,姚知微思绪逐渐回笼。她慢慢收回手, 放开怀中柔弱的殷姒, 也放下了短暂的一点快活和温暖。

“药有好好喝吗?”

殷姒点了点头,微微肿起的红唇格外惹眼。

姚知微不动声色地移开眼, 携了她的手,走至桌边, 各自坐下:“医女可请过脉了?”

“请过了。”殷姒一边答,一边将被握住的手小心地往她掌心里钻了钻。

“殿下今日不忙麽?”

姚知微摇了摇头:“不, 只是抽空回来看看你。”

殷姒闻言, 心中一暖。

“吐蕃大论的长子前来拜谒, 想要探探本王的口风。”

“吐蕃?”

“嗯。”

对殷姒来说, “吐蕃”只是听起来耳熟的一个词语罢了。尽管她明白“吐蕃”二字所代表的,是一个与大虞完全不同的文明和国度。但是对于国中的普通百姓来说, 这两个字及其所代表的背后的一切,都太过遥远。

或许有人能踏上那片陌生的土地, 有人能接触到那方水土养育出的百姓,但多数人连从史书典籍中了解它的机会都没有。毕竟,从古至今,读书识字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当然,若是国与国交恶,边疆起了战事,平民百姓还是能听说一些从前没有听过的国号。

“吐蕃的人,为什麽会来探殿下的口风?”

“因为他们心术不正。”

姚知微握住殷姒的手,耐心地解释道:“太宗在位时,吐蕃犯边,被打得求饶。勃达赞普随即上表称臣,赔礼道歉,并遣使入京求取公主。太宗允之,册宗室女下嫁。是以至正十七年始,两国关系甚笃。”

“但太宗寿数并不长久,他驾崩后,皇位更叠虽不频繁,宗室却内斗频频。而勃达乃吐蕃雄主,早有一番称王称霸的野心,自不甘久居人下。若非至正年间吐蕃兵败,恐怕也不会有后来的求和通婚。”

“不过大虞皇室内乱,并没有动摇国之根基。是以,其大举进攻朝廷属国,而未犯我寸土。此行对朝廷来说,是莫大的挑衅。可北方死灰複燃的高句丽联和乌罗护、粟末两部举兵南下,威胁更大。”

“朝廷自顾不暇,便对吐蕃的暴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不时声讨一下也就算了,用兵还是紧着河北、陇西两道,外加一个需要调拨粮草饷银的剑南。”

对于天下大势,殷姒一窍不通。不过姚知微愿意讲给她听,她也很给面子的认真听。只是“吐蕃”这个国号,她越听越耳熟。不仅是因为她突然想起来,去岁姚知微前往安南都护平叛时就跟吐蕃有过交涉,而是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也被忆起……

“吐蕃……”

“赞普……”

“和亲……”

“和亲?”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殷姒猝然起身,挣脱姚知微的手,喃喃自语道:“思嘉……是思嘉!”

她的反应吓了姚知微一跳。

“思嘉怎麽了?”姚知微亦跟着站了起来,不明所以地问。

“没……没……”殷姒捂住胸口,对上姚知微探询的目光,一时间,心乱如麻。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大虞建国的第二桩和亲,也是跟吐蕃。此次下嫁的人选,自然也不是什麽宗室女,而是这位古往今来唯一一位女帝的亲侄女。姚皇从女,东宫堂姐,曾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储君人选——姚思嘉。

可惜,她以亡者的身份在往生池畔,视角受限。如镜的湖水中,只能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的一角。她心里念的全是施恩于她的蜀王,哪里会注意到无关紧要之人辗转蹉跎的一生?

而且前世,她并不认识什麽姚思嘉,貌似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谁能想到,现在她会成为自己为数不多的朋友甚至至交?

“思嘉留在那儿处理赈灾事宜,也算是又一次历练。有易家兄弟和淩风等人从旁襄助,想必不会出差池。”

姚知微猜测她是在担心姚思嘉的安危,宽慰道:“你若是在府上无聊,本王去信催她早些回府就是。左右赈灾的事另有安排,无须她事事亲力亲为。”

', ' ')

最新小说: 皇子妃她只想致富[美食] 女配她以身许祖国 旋木尽头 七十年代漂亮绿茶 太后的现代追夫记 言官总是被杀 等风有声 我以为我拿的救赎剧本 先婚后爱文妖艳小妾她咸鱼了 他的替身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