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折腰 > 第379页

第379页(1 / 1)

('

眼下父女之间还不算撕破了脸,姚知微并不会要他的命。他此生将权力看作最珍贵之物,如今权力也是维系亲情唯一的牵绊。只能说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血浓于水又怎麽样?

有人嫌髒。

君临天下又怎麽样?

孤身一人,背井离乡。

姚元睿闭上眼,喃喃道:“天下兵马大元帅……”

自太宗以后,历代太子或者皇储都会被加封此职,奉命出京历练一番,刷一回军功。姚元昭就是那时被他设计,残了双腿。所以后来他虽然当了太子,却直接跳过了这个职位。但死于他手的嫡长子,也曾担过这个职。因此姚知微讨此封号,绝非空穴来风。

她想要什麽呢?

晋王姚知载已经正位东宫,储君既立,那这天下兵马大元帅职……

第185章 隔岸(一)

翌日, 姚知微终究还是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圣旨。

抚上任命诏书左下角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八个小篆的朱印,她心里紧绷的一根线终于可以缓上一缓。

“殿下,”诸葛默不请自来, 推门而入, “方才有信使送来了叛军的最新动向。”

姚知微慢慢合上诏书, 吩咐道:“打开念吧。”

“是。”

诸葛默拆开信, 朗声读道:“三月十五, 康贼入三秦。夜有陨石坠于其营,上书‘姚’字。次日,康贼率衆围观之时, 石裂而字崩,一分为二, 为‘女’为‘兆’。”

“贼大喜, 称为天意,设坛祭神, 号衆寇曰:石裂字崩,姚土不存, 王命在吾,天下二分。”

姚知微卷起诏书, 递给诸葛默, 莞尔道:“李惟还算靠谱, 这杂瑞解释为女主兆临并不牵强。”

诸葛默点了点头, 接过她递来的诏书,附和道:“山河破碎, 殿下出川救民,亦是天命所召。事不宜迟, 我这就派人将这个解释连同圣旨一起传下去。”

“嗯,”姚知微颔首,“蜀中的事就交给你了,这次出川,本王要带上思嘉、思齐一起。”

本朝历代皇储,必须得有领兵打仗的经历。哪怕是督战、遥领,也得有功。毕竟姚虞皇室以武立国,这算约定俗成的规矩。而姚思嘉和姚思齐在某种意义上是姚知微的继承人,将来要承她的事业。不同蜀军并肩作战,培养一下威望,将来如何能赢得剑南将士的支持呢?

尤其是姚思齐。

诸葛默不假思索地应下:“殿下放心去就是,蜀中一切有我。”

“只是陛下这边……”

姚知微沉默片刻,淡淡道:“山庄里随他去,但不许他寻死。调两班暗卫来轮流监视,别让外面的人和他接触。软禁天子的名声不大好听,本王又是女子,这种恶名在掌控局势前还是少沾为妙。”

“属下明白了,但长安暂时没有失守,现在出川还是太早了些。”

“除了自身难保的河南道,其余六道节度使都在观望,本王可不打算为别人做嫁衣。”姚知微起身,“将圣旨速速誊抄下发,务必让六道节度使尽快阅览。”

“兵马大元帅的印不是早就刻好了?等长安失陷,就取出来发号施令吧。”

“同旧五望中的李、徐、卫三家继续保持联系,务必让他们怂恿康靖忠除掉姚知载。”

“对了,原济说回丰州,怎麽这麽久了还没消息?”

“丰州还是太北了些,值此中原动乱之际,消息难传、音信滞后也是情有可原。且姚虞逢此内乱,突厥难免犯边,原公子可能无暇分神。”诸葛默冷静地分析道。

“康靖忠这一反非同小可,姚虞之主出逃,怕是天可汗的地位不保……”姚知微闻言一哂,“姚元睿哪里来的脸求我保全他的名声?当年姚虞始立,突厥兵马围京,满朝震骇,沸议迁都。太宗力排衆议,打算死守长安,亲自率军沖锋陷阵,凭借三千玄甲军威慑突厥十万兵。”

“而后两朝握手言和,太宗迫于当时的国力,与突厥人签了城下之盟。待本朝修养生息了几年后,一有条件出兵,太宗马上就打到突厥人的老巢去。”

“同样是一国之君,身上都流着姚家的血,怎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如云泥呢?”

姚知微啧了一声,懒懒道:“不说弃京都和臣民出逃的行为在本朝如何,就是放眼史海,这般行事的皇帝也屈指可数。”

诸葛默弯了弯唇:“人各有志,更何况有陛下来衬,方显殿下之能。时候不早了,殿下今日不回锦官吗?”

“回,”姚知微打了个哈欠,“回去陪陪阿姒,不然这仗打起来,归期遥遥,她会孤单的。”

“那殿下带着殷姑娘一起?” ', ' ')

最新小说: 作精公主穿书后 重生世子悔不当初 妧妧 穿成影帝家的小废柴 白月光他爬墙了 穿越之不当师尊 反派少主的炮灰亡夫 海底禁止养猪 荒野时代 极品炮灰上位记[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