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啸见他喝完,提起桶从自己头上浇了下来。孟野躲闪不及,绿衫登时被溅湿大片。井水寒凉,他不禁打了个冷战。从头到尾都在滴水的康啸见状,浓眉一舒:“这样才爽快,你也试试?”
孟野摆摆手,向后退了一步:“谢殿下美意,臣就不试了。”
“臣想,咱们可以撤出去的兵马埋伏在咱们所占的洛阳周围的城池里。隐藏旗帜,闭城不出,防止有眼线混入。等汛期一过便可以着手反攻,打朝廷兵马一个措手不及。”
“姚知微岂是会轻易上当的人?”
“只要她不是战场上的主帅,一切好说。”
康啸抹去自己脸上的水,迟疑道:“这恐怕有些难吧?”
“蜀王在收複长安时下令沖锋的干脆利落,已经得罪了王、彭两氏。依照世家的脾性,这新仇旧怨加在一起,姚知微不吃个亏是不行的。”
“臣探知,外面已经有人问起姚元睿的状况了。这长安已複,紫微正位也是理所应当。姚知微现在,或许自顾不暇。”孟野胸有成竹道。
情报向来由孟野负责,所以康啸闻言,不疑有他。
“如此说来,我们城外面带兵的人虽然打着蜀王的旗,却不是本尊?”康啸摩挲着下巴,作沉思状。
“正是,”孟野点头,“听说是那位雍王骨肉,袭了代王爵的姚思齐。”
“要知道姚知微只是一介女流,纵容立下不世之功也难登大宝。她现在已经得权,也是时候扶持一位能代替自己坐在那把椅子上的继承人了。毕竟老皇帝不可靠,还可能随时反水。蜀王对他,怕是也没有什麽感情。”
康啸眯了眯眼:“那就照你说的做吧,我只负责打仗。后方谮言我的人也不少,康嚎那厮一直有坐享其成的打算。等这仗胜了,也得催促陛下早下决心才是。”
“可不能步了前人的后尘。”
……
长安城,朝元阁。
康靖忠称帝时那块天降的“吉石”,已然被叛军竖在了西山脚下最显眼的地方。来自河东汾州李氏的朝元阁现任阁主李惟,对此保持沉默。毕竟总揽讨逆事宜的是他师妹,秋后算账也不会算到他头上。
姚知微卸了甲,穿着一身玄色劲装。乌黑靓丽的秀发被一条红巾绑成了高马尾,棕黑的发梢随着她矫健的身姿在肩颈下轻轻摆动,幅度并不大。长安城中琐事暂了,她便领着一队玄甲骑直奔此处。在见到山门前这块显眼的石头时,不由勒马停蹄,近前一观。
身着青绫方袍的李惟执着一把麈尾扇从石头后面慢悠悠地探出头来:“怎麽样,还满意……”
“有刺客!”
“保护殿下!”
不待他说完,一阵寒芒将他团团围住。刀剑锋锐,其势逼人,执器者又是一个个兇神恶煞的士兵,若是换作普通人,恐怕早就吓得跪了下去。但李惟不是普通人,姚知微暂时也不用她跪。
“师妹,你这是……”李惟用手中的麈尾扇轻轻挡住那把对着自己面门的剑锋,向姚知微投去“求救”的目光。
“殿下?”侍卫首领听到李惟的称呼,忙转过身请示姚知微,好确认对方的身份。
“他不是刺客,你们先退下吧。”
第197章 玩笑(一)
“是。”轻骑首领得令, 收剑入鞘,领着衆人四面散开,去周围戒备。姚知微抱臂而立,一双腕甲上流动着粼粼的天光, 端得是身姿高彻。只是眉宇间拢有淡淡的愁绪, 连带着素日里那双明眸都有些黯然。
李惟摇着扇子走了过来, 见她一语不发, 眉毛一跳:“故人重逢, 殿下不开心吗?”
姚知微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少来,墙头草最知道风向。”
“师妹这麽说,我可就要伤心了。你的‘旧情人’, 师兄一直都有好好关照。至于长安城里的政务,属实是朝元阁鞭长莫及的。”
“石头刻的不错……”姚知微饧着眼, 目光凝滞在那一分为二的巨石上, “不过关于我的‘预言’,就先不要放了。长安刚複, 就有人问起何时接回姚元睿了。”
“陛下在蜀中不老实吗?”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是装得很好, 但我不会放心。”
“陛下终归是大虞名正言顺的君,如今这些朝臣多半都是他提拔的。更何况你收複长安时也太沖动了些, 那些开罪过废太子和陈家的人见状, 不免胡思乱想。”
“我打仗并不倚仗他们, 下令全军出击也不是针对他们。叛军知道人质没有用后, 也就不会留什麽活口。如此一来,日后两军对垒时, 领兵的将军便不会再有什麽为难之处。”
李惟闻言轻叹:“好吧,能赢得漂亮就行。反正你握有蜀军, 也不会事事受限。贤妃娘娘在山上,你今晚打算留下吗?” ', ' ')